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30多年来,这群教授和律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定期监督消费市场,帮助消费者维权,没有薪水,常常还要想法募款……

两岸聚焦:消基会,台湾知识界的良心

2013年11月28日08: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维权不惧争议

今年6月,消基会公布对市售糙米的调查结果,其中曝出花莲富里乡农会出产的“富丽有机糙米”检出微量杀虫剂。此案引起轩然大波,台湾“农粮署”出面为厂商缓颊,称同批次检体,“农委会”农业药物毒物试验所并未检出杀虫剂残留。富里乡则批驳消基会损害了他们的声誉——对消基会来说,这是他们维权路上常见的场景。

雷立芬介绍,“争议常常发生,几乎每次记者会开完后,都会有业者来抗议。”她说,“一般抗议,我们都会给他们回复。他们如果不接受,会扬言告消基会,但真正告的少之又少,告成功的更是没有。因为业者告消基会也不代表产品就没有问题,与其告消基会,不如去好好改善自己的产品。”

消基会也遇到过蛋农来丢鸡蛋,“还有人送玫瑰花过来抗议”。雷立芬笑说,市场上有业者用玫瑰花入菜,消基会就去抽查玫瑰花的农药残留,结果发现农药残留过多。被揭出的商家“送了一大堆玫瑰花过来,我们就接受啊”。她说,“毕竟我们是一个民间团体,抽样都很随机,遇到争议也是正常的。当然,民众的抗议也都还‘蛮理智’”。

收获的是热诚和感动

最近进入消基会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仪器劝募广告。今年上半年台湾发生添加顺丁烯二酸的毒淀粉事件,雷立芬说,“我们已经留意到顺丁烯二酸的问题,也去做了检查,但我们检验部设备还是差了一点。”要更新设备需要更充裕的资金。

募款是民间公益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1981年,消基会办了《消费者报导》杂志。这本没有广告只靠售价获利的杂志,每月发行一期,成为消基会收入的重要来源。“消费者认为我们帮了他的忙,就订杂志回报消基会。”雷立芬介绍,消基会规模越来越大,每年的运作费用需要900万元,杂志收入占到六成。但近几年,杂志订阅量下滑,“我们除考虑如何让杂志内容更丰富、数位化,也积极争取适合我们做的政府、企业项目,比如,烟害防治法落实程度,以项目经费结余弥补我们的经费不足。”

消基会30多年来一贯坚持不与企业间有利益性关联。“我们不希望拿人手软。企业捐款一次不能超过50万元。”雷立芬说,消基会董事长都要有个心理准备,经费欠缺时,他要立刻募款,或者马上自己垫一下。

而消基会的所作所为在台湾民众心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雷立芬说,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作曲,罗大佑、张大春等人共同作词的《明天会更好》,是消基会的会歌。这张由台湾60位华语歌手共同录唱的专辑1985年出版,蓝与白唱片获得发行权,把版权捐给了消基会。“每播放一次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点点版税。”

2005年7月消基会一度面临严重财务危机,发完当月员工薪水即告断炊。消息传出,不到两个月,民众就为消基会捐了2100多万元。不仅捐钱,还有送竹笋、米、糖等救难物资的。

消基会很多义务律师都做了10年、15年,志工团中有的志工做到80岁。雷立芬说,“没有回报,纯粹单方面付出,但是,你看到,我们帮助消费者保护立法了,我们帮助‘博士的家’的住户争取到赔偿了。你真的帮助到了别人,所有付出都值得。我们收获的是热诚和感动。”(记者 孙立极)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8日 20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