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五百亿元的笑容

民生财政里的幸福青岛

2013年11月21日08: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医疗养老,织出多重安全网

青岛市民王女士两年前患重度帕金森氏病,近期她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器治疗,治疗费用总计14万余元,最终个人只负担4.3万元,医保报销近10万元。让王女士受益的正是青岛市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2012年7月青岛在全国率先实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罹患重大疾病、罕见病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保参保患者,因治疗必需发生的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外的费用超过5万元的部分,可救助60%;医保统筹范围内自负费用超过2万元的部分,可救助70%;按照规划,医疗救助的最高额度为20万元。

同时,青岛针对特殊群体的医疗财政支出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每年财政投入资金2600万元,实施孕妇产前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惠及全市范围7万余名孕妇和新生儿。青岛市级财政每年还投入资金1000万元,为全市适龄学生免费提供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服务,2012年全市6.92万名学生受益,预防干预率达81.19%,远高于国内其它开展该项目城市50%-60%的平均率。

数据显示,2011-2013年,青岛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资金156亿元,年均增长22%,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条件。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日趋健全。2011-2013年,青岛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04亿元,年均增长29%。2010年以来,青岛市连续3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今年,城市低保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540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达到了每人每年3420元,全市14.3万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得到保障。城乡低保覆盖率达到1.86%,保障水平在全省名列第一。

教育“占大头”,就业有保障

“没想到农村娃也能坐上大鼻子校车,校车还装有监控探头,我真是放心了。”一位村民目送孩子坐上安全校车后感慨道。据了解,青岛市自去年开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大力发展农村校车工程,到2013年底全市投入运行的校车将达到1200辆,8万多农村学生从此坐上了安全校车。

2011-2013年,青岛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429亿元,年均增长28.3%,仅去年一年教育支出就占财政支出18%,接近1/5。青岛近年来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占民生财政的大头。在2007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教科书费的基础上,又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教科书费和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作业本费,真正意义上做到义务教育全免费。同时,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全免费政策,学生就读全部免收学费。新政策实施后,全市财政每年需安排资金约2.2亿元,14万余学生受益。

针对“入园难”问题,青岛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补助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制度,其中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650元/生/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经费由1000元/生/年提高到1200元/生/年。在此基础上,加快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进程,2011年以来青岛市共投入资金10余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0余所,新增学位9万余个。

与教育相配套,青岛市对就业财政投入力度加大。2011-2013年,青岛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促进就业资金15亿元,年均增长40%。为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市财政按照最高20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最高4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市财政对微利项目实行全额贴息;对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的创业者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提高至5000元。

青岛市财政局表示,今后青岛将有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从而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潘旭涛 宋晓华)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