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大地养育的康巴汉子,豪放粗犷,热情奔放,坚毅勇敢,忠诚信义。
降巴克珠,出生在康巴大地,典型的康巴汉子,赢得“康巴兵王”的美誉——
历千锤而不屈,4枚军功章、24枚比武奖牌挂满胸前,汗水与血水铺就军旅路;
经百炼而成钢,“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全军百名好班长”……这些闪亮的字眼,嵌满了年轻的履历。
从“醉氧”到“特战尖兵”
梦想,人人都有,降巴克珠也不例外。打小儿,他就想当一名像父亲那样会“飞檐走壁”的侦察兵,但追梦的征途并非一片平坦。
刚到部队时,从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到海拔200米的东北大地,巨大的高差让他出现了强烈的“醉氧”反应:有气呼不出来、头晕恶心、浑身用不上劲。新兵三公里测试拿过倒数第一,甚至还晕倒在操场上。
“饥渴的时候不喝泥水,是野牦牛的特性;挫折的时候不流眼泪,是男子汉的特性”。为了闯过“醉氧”这第一道关,降巴克珠一边跟连队进行适应性训练,一边偷偷地开始了自己的强化训练。无论刮风下雪,他用棉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再背上全套武器装具,负重20多公斤进行长跑训练。每趟跑下来,都像蒸了一次桑拿,全身湿透。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适应了低海拔环境。
克服“醉氧”只是第一步,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特战精兵,必须还要不断挑战极限、激发潜力。
在降巴克珠身上,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儿,一到训练场就玩起了命。6公里武装越野,腿上绑满沙袋,负重24公斤还额外加上4个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练习400米障碍,每次都全副武装,强度超过别人一倍;200个俯卧撑、300个仰卧起坐,天天雷打不动;10米抓绳攀岩,一练就是十几遍,10米高的攀登墙一爬就是五六个来回,手掌磨出了老茧,脚上磨出了血泡,一年穿破6双胶鞋。为练据枪的稳固性和瞄准的准确性,他在枪管上放弹壳,前端挂水壶,目标处画上黄豆大的圆圈,一盯就是半小时。每次练习下来,手麻眼花、胳膊发酸,吃饭时都拿不稳筷子。有时,他用胶布缠住除食指、大拇指外的其他手指,再用食指勾皮筋,寻找均匀击发的感觉。靠着这股拼劲和韧劲,不到两年,他练就一身“硬”功夫:400米特种障碍只需短短3分钟,手枪、步枪、狙击步枪等各种武器装备,他样样精通,百发百中。
一次狙击手实弹射击考核,降巴克珠5发打出了50环的好成绩,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原来,他在检靶时发现,虽然每发都是10环,但弹着点全部偏右。
“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树立精确作战理念。”在查阅资料后,降巴克珠发现外军狙击手运用的“直腕据枪瞄准法”,能克服射击时手腕贴在弹夹上导致筋腱触动弹夹造成子弹出膛瞬间偏右的问题。经过一番苦练和实践检验,降巴克珠命中10环的弹着点更加居中了。
他潜心钻研器材革新,成功将54式手枪瞄准检查镜改造用于95式自动步枪,使射击命中率提高30%;研制出“电台保暖衣”,有效解决连属某型电台室外低温条件工作不足3小时的训练难题。
降巴克珠在日记中写:“战争是技能、智能、意志和士气的综合较量,士气低落、缺少血性的军队永远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2008年,部队举行“胜任本职大比武”,可就在比武前一天,降巴克珠训练中不小心从10米高的攀登绳上掉下来,胳膊、手掌多处受伤。战友们劝他好好休息,“不行,我必须上。”降巴克珠说什么也不肯放弃比武。大比武如期举行,带伤上阵的降巴克珠咬牙发起了一次次冲锋。一番较量后,他一举夺得轻武器射击、武装5公里越野和400米障碍3个单项第一和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2011年,降巴克珠参加军区比武考核。由于长期超负荷训练,右脚筋骨骨折伤病复发,医生诊断后给出忠告:如果继续高强度训练可能留下永久的伤痛。“退出比赛无异于临战脱逃,我绝不当逃兵,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降巴克珠不顾官兵劝阻和医生忠告,坚持带伤上阵,并在3000米考核中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被评为“特战尖兵”。
![]() |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