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伊能 张烁
2013年10月31日09: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争议与未来,教育信息化是时代潮流
在广州市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生物课堂,老师拿着手中的平板电脑教案,提出为什么人会长皱纹、长痘痘等问题,学生们纷纷用手中的平板电脑上网搜寻答案,不一会儿就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育信息化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刷新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也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争议。
教育信息化会不会影响学生某些能力的形成?如扼杀想象力、倾向于浅阅读。对此,钟绍春认为,信息化技术应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补充,而非完全替代,“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技术,什么时候不该用。”
教育信息化是否会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专家指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学生“陷入其中”。例如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的一所私立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携带平板电脑上课,但学校也有约束措施:校内网将禁止学生登陆一些网站,学校装有监控系统,老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平板电脑中打开的应用程序。
另外,要想学生健康使用信息化技术,也要加强教育引导。广州市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一位家长说:“其实,大禹治水用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与其禁止孩子使用iPad,让孩子们对它充满好奇和渴望,然后背着你偷偷玩,不如正确引导他们使用,让它真真正正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好帮手。”
教育信息化的延展领域还有很多,在课堂之外,教育信息化为我们搭建了自我教育的平台——网络课堂,推动了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构;在教学管理领域,可应用于教师的管理培训,甚至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如人走灯灭、水流量控制等;教育信息化还能促进产学研结合,技术的研究、开发制作、应用及反馈,将合作得更为精准密切。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个潮流,更无可回避。也许,教育领域将迎来一场彻底的革新,教学将回归真正的教育;也许,“教育鸿沟”将被技术填平……技术是中性的,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全有赖于我们如何认识教育信息化、如何应用它为教育服务。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31日 18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