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医治 脑瘫儿走向新生
2009年9月13日,对郭粉来说,是一个极其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她下定决心,鼓足勇气,要为小学通治病。
当天上午,郭粉抱着小学通来到汝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请医生们给小学通会诊。
汝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管医师王红瑞向大河网记者回忆,郭粉抱着小学通来检查时,小学通不能站立,瘫坐在病床上,双眼外斜,嘴里直流口水,脖子上还戴着一个大围脖……明显是脑发育不良症状。
入院后,王红瑞等康复科的医生们采用了行业内比较先进的穴位注射治疗法,刺激营养神经,提高身体机能,促进小学通的智力发育。
一个月后,治疗有了明显进展。小学通可以自己站立,还能颤巍巍地走两三步路。望着儿子蹒跚前行,郭粉欣喜万分。她下定决心,就是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罪,都要给儿子治疗,一定要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
半年后,小学通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春节的一天,小学通扑闪着眼睛望着郭粉,一字一顿地说:“妈妈,走,咱们一起去买饼干吃!”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稚嫩的话语,让郭粉激动得泪流满面。她抱起小学通亲了又亲,还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大包饼干,让小学通美美地吃了个够。
2011年底,小学通流口水的症状被彻底治愈,郭粉为儿子摘下戴了5年的大围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
经过进一步治疗,小学通的肢体活动功能逐渐恢复。“原来,儿子在村里的小树林里练习走路,从一棵杨树走到另一棵杨树,要摔倒好几次。后来,儿子能连续走七八步,从这棵杨树走到另一棵杨树就没再摔倒过。”郭粉激动地说。
6万里路 洒满浓浓母爱
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刚开始为儿子治病的两年里,郭粉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不管刮风下雨,郭粉从没有耽误过一天。有人粗略算过,两年间她就奔波了6万多里路。
来往奔波的艰辛郭粉还能承受,家里经济的窘迫,让郭粉捉襟见肘。小学通一个疗程的治疗费用需要6000元左右。随着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治疗费用也越积越多。生活的拮据,加上如此高额的治疗费用,丈夫和郭粉经常发生争执,后来竟然要她放弃治疗,郭粉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省钱,中午吃饭时,她把从家里带的馒头泡在饺子汤里吃。偶尔按摩治疗时间提前结束,郭粉就坚持着中午不吃饭,回到家里再做饭吃。
虽然自己仅有小学文化,但郭粉对小学通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她特意买了一本《儿童学唐诗》,一有空便一字一句地读给儿子听。没多久,小学通就会一字一顿地背诵《悯农》、《静夜思》等好几首诗。当小学通在病房里背诵这几首诗时,治疗师们都赞叹不已。
儿子的每一个优点都是母亲的骄傲。郭粉告诉记者,小学通对数字的接受能力也很不错。每次在医院治疗结束回到村里,她用小车推着小学通到处玩,总会随身带几根粉笔,让其他同龄的孩子拿着粉笔在地上比划着写字,小学通也会兴致勃勃地跟着比划,她就趁这个机会教儿子写数字。
据郭粉回忆,“2”因为有弯,大多数孩子都费了好大功夫才学会,可小学通很轻松就写了出来。到了开始写“5”的时候,她想手把手教儿子,可儿子却要强地推开她的手,自己独立写了出来……
医者仁心 坚毅母子病房落脚
包养的孩子,丈夫对其缺乏感情,家庭矛盾也逐渐升级。2011年6月,郭粉无法继续在家里居住,她只好带着小学通来到医院。
王红瑞得知郭粉的情况后,积极向医院领导汇报。为了不耽误小学通的治疗,医院腾出来一间病房,解决了郭粉无家可归的难题。
住处解决后,王红瑞把郭粉介绍到医院的食堂打工。虽然起早贪黑辛苦了点儿,但母子二人的一日三餐可以在食堂免费吃,每月还有六七百元的收入。
2012年初,郭粉辞去了食堂的工作,应聘在医院里做起了保洁。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六点半开始打扫卫生,晚上还得再打扫一遍,每个月可以比原来多收入100元。
那段时间,在汝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们时常看到这样一幕:郭粉吃力地推着沉重的垃圾桶去倒垃圾,瘦弱的小学通伸着双手,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摇一晃地跟在妈妈身后……
王红瑞告诉记者,她多次看到郭粉忙完后就带着儿子到治疗室做电疗,由于来不及做饭,母子俩总是就着蒜瓣吃个馒头就算是一顿饭了。
王红瑞和康复治疗师们经常主动加班为小学通按摩治疗,还向医院申请帮郭粉母子适当减免一些自费项目的医疗费用。时间长了,小学通和康复治疗师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次见面都会主动喊着“阿姨”打招呼。
母子二人落脚病房的生活虽然窘迫,但每到结账的日子,郭粉坐立不安。
“多亏了医院的好心人呀!自己没有太多的钱结账,杨团国副院长经常为俺垫钱,王红瑞主任也替俺向医院打过欠条,俺总是等新农合报销后再还给他们……”对于医院的特殊照顾,郭粉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幼儿园里学知识 医院仍有家
2012年8月,小学通完全告别治疗, 洗耳河畔的星帆幼儿园给小学通一个入学机会。
孩子上学了,郭粉的干劲儿更足了。除了在医院做保洁外,她还在一家制衣厂做缝纫工,每个月能增加800元的收入。
虽然小学通已经不需康复治疗,但考虑到母子二人的特殊情况,汝州市妇幼保健院仍然让郭粉母子住在病房里。郭粉感慨地对记者说:“妇幼保健院就是俺的家,俺母子俩能走到今天,真不知道是哪里修来的福分呀!”
小学通在星帆幼儿园里同样得到了老师们的悉心呵护。小学通入园时身上还带着排尿管,大便不能自理,老师就把小学通抱到坐便器上,完后再帮他擦干净。由于工作比较忙,郭粉总是最后一个到幼儿园接孩子,但照看小学通的老师从来没有怨言。“给老师们添了太多的麻烦,实在过意不去……”郭粉歉疚地说。
在老师们的关心下,虽然在星帆幼儿园仅仅上了一年学,小学通已经能够背诵《三字经》和《弟子规》。
离别聚餐 泪水倾泻
4年多来,经过汝州市妇幼保健院的精心治疗,小学通一步步走上康复之路。为了不再给医院增加负担,郭粉母子决定到外面租房居住。
2013年8月,在星帆幼儿园园长何延凤的热心介绍下,她在距离幼儿园不远处租了一间民房,每月150元。
要离开曾经无微不至关照自己和儿子的康复治疗师了,郭粉心里有万分的舍不得。临走前,郭粉执意要请大伙儿聚一聚,吃顿饭。
那天晚上,大家围坐在餐桌前,望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却没有人肯动筷子。“姨姨,你们都吃呀!”小学通轻声地说。看着懂事的小学通,大家都强忍住分别的泪水,纷纷给郭粉母子夹菜……
饭后,郭粉到收银台前结账时,却被告知,已经有人提前把账结过了。原来,王红瑞再三婉拒,但耐不住郭粉诚心诚意的邀请,只好答应了,但她和康复科的治疗师们悄悄商定,餐费决不能让郭粉付。
那一刻,郭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像开了闸的洪水倾泻而下……(蔡长伟 杨增强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