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张宝顺在萧县白土镇费村驻村蹲点纪实

2013年10月15日13:55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原标题:走村入户话桑麻 最为牵挂是民生(图)

10月13日,省委书记张宝顺来到萧县白土镇费村集体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实地察看蔬菜种植情况,并与乡亲们一起栽培黄瓜秧苗。(记者 徐国康/摄)

金秋十月,皖北大地硕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10月12日至14日,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萧县白土镇费村驻村蹲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群众问需问计问民生。

咱们就是一家人

白土镇费村地处皇藏山区,位于县城东南,是典型的皖北乡村。12日下午,张宝顺风尘仆仆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田园画卷:一湾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一幢幢漂亮的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村庄规划井然有序,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张宝顺首先来到村小学,看到门口挂着白土镇费村幼儿园、白土小学费村教学点两块牌子,他问校长梁千:“这里有几个班?多少孩子? ”“有3个班,1个幼儿班和一、二年级。一共36个孩子。 ”“三年级怎么办? ”“在白土中心学校上。”张宝顺说,低年级孩子太小,还是有个教学点好,既方便就近入学,又保证学生安全。二年级小学生正在练习硬笔书法,孩子们坐姿端正、表情专注,一笔一划有模有样。学校负责人介绍,通过教育学生规规矩矩写字,是为了从小培养他们堂堂正正做人的态度,张宝顺对此表示赞许。

接着,他来到村卫生室,了解村民就医情况。村民谢林领着孩子在观察室输液,张宝顺上前关切地问:“孩子怎么不舒服?”谢林说:“感冒咳嗽。”“输液一次多少钱? ”“20多块钱。 ”“新农合能报销吗? ”“能。 ”“现在带孩子看病方便吗? ”“很方便,不需要出村。 ”张宝顺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张宝顺主持召开村干部座谈会,进一步了解该村发展情况。村党总支书记陈明华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近万元,80%的人家住上楼房,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等实现户户通。张宝顺称赞说,你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建设美好乡村,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种顺民意合民心的做法值得肯定。

傍晚时分,张宝顺来到郭春雷家,他对主人说:“这两天我住你们家,多有打扰啦! ”淳朴的郭春雷连忙摆手:“不打扰不打扰。 ”张宝顺特别叮嘱:“咱们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千万不要见外。 ”当晚,张宝顺和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着家常菜,说着家常话,其乐融融。

扑下身子访民情

乡亲们生活过得怎么样,张宝顺一直惦记在心。 13日早上,他一吃完早饭就到村民家走访。 70岁的陈圣军老人曾在当地供销社工作,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张宝顺拉着老陈的手,坐在沙发上促膝谈心:“退休金有多少?”“1600多块。”“医疗保险有吧? ”“保险都有。 ”“你觉得生活怎么样? ”“国家政策好,大家都满意。 ”老陈乐呵呵地说。

村民孙善胜带着40多人的建筑队活跃在十里八乡。张宝顺夸他是个能工巧匠:“建设美好乡村,你们有了用武之地。有没有带来什么变化? ”“我们揽的活多了,钱也更好挣了。 ”“一年多长时间有活干? ”“除非天寒地冻,一年都不停工。 ”听说建筑队已注册公司,张宝顺勉励他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全民创业热潮中带领更多农村青年发家致富。

村民李凤云患尿毒症,每周要做两次透析,经济负担比较重。张宝顺一进门就关切询问病情:“身体感觉好些吗?”“还好,做完透析也能做点家务。”“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能劳累。”“治疗费用有困难吗?”“没问题。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除了新农合能报销,村里还救济一点,负担一下子减轻了。 ”临别,张宝顺亲手送上慰问金,鼓励她战胜病魔、好好生活。

费村多年坚持以“五好文明家庭”、“六好媳妇”等评选表彰为抓手,引导村民参与文明创建,营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良好风尚。张宝顺专门走访了“六好媳妇”孙秀云和“五好文明家庭”陈世昌家。他说,文明和谐乡风美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更高目标,要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使美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走东家到西家,张宝顺一路走一路问。3天里,他随机走访了13家农户。每到一处,他都与群众手拉手坐在一起,面对面倾心交谈,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感情。有村民激动地说:“张书记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他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儿架子,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