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本是高档礼盒等“副产品”出现在各小区垃圾桶以及礼品回收店的高峰期。今年中央屡出硬招,狠刹“四风”,让奢华礼品行业应声“服软”。记者节后暗访调查发现,高档礼盒少了,生产商、回收商生意不好做了,一个侧面折射出节俭新风深入人心。
礼品回收遭遇“寒流”
往年中秋节后,礼品回收都是旺季,今年中央的禁令让这个原本火热的市场突遭遇“寒流”。记者调查发现,礼品回收市场上购物卡、高档烟酒成了“紧俏货”,多数回收商直呼生意越来越难做。
记者来到南京丰富路飞剑烟酒商行,狭小的店面挂着一块牌子:高价回收各种卡券。店老板开价一张面值1000元的金鹰卡出价920元。“一张卡我也就挣10块钱,你要能有上万元的卡,可以给你提高一两个点。”问起最近生意如何,她摇摇头,“今年就没做过几万元的‘大单’,以前这些可能都是公款消费的,现在很少了。”
根据网上信息,记者拨通南京宏源礼品回收网负责人耿先生的电话。听说记者对礼品回收感兴趣,他很热情地提出可以上门收购。记者约他面谈,他爽快答应。记者注意到,网上留的公司地址在新街口,但等了半个多小时后,耿先生才开车姗姗来迟,说是公司已搬到建邺区了。他把记者让进车里,不断问是什么货?“现在一个星期都接不到一个单子。”看记者总是在打探行情,半天不交货,耿先生翻脸把记者“赶下车”,气哼哼地走了。
回收生意惨淡并非个案。在徐州中心商圈的金鹰、家乐福、中央百大等商场超市,往年中秋节一过,周边至少有三四十名回收购物卡的小贩,可今年难见踪影。
![]() |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