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讲堂:百姓故事
镜头
无论是戴着草帽的老农,还是拿着笔记本的小学生,只要走进门来,都有一杯茶水相迎。在台州市路桥区闹市区的一家茶馆里,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场免费的文化大餐向公众开放。
“南官人文大讲堂”,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公益性讲座。“南官”这个名字,就来源于当地的母亲河——南官河。
不去组织听众,主办方做好了门庭冷落的准备,事实却出乎意外。听众人数从第一场的50多人,到七八十人,再到场场突破百人。“南官人文大讲堂”已成为路桥的社会大学。主办方甚至设想,在路桥几百个村居巡回,就讲老百姓身边的故事。
【解读】
讲道德,说农事;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草根版的“百家讲坛”,在我省各地不断涌现,为基层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且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如安吉天子湖镇“百姓讲堂”,每月请一位心中积有怨气、肚里藏有骂声的普通农民,走上镇政府会议室主席台,向镇村干部当面反映推诿扯皮、办事不公等作风问题。
民间设奖:激励善举
镜头
朱天荣,德清城关一个个体钟表店店主,为倡导志愿环保,设立了“天荣环保奖”;
刘志国,退伍军人,为鼓励德清籍现役官兵在部队立功,设立了“志国拥军奖”;
钱立玲,下岗女工,女儿腿有残疾,在社会的关爱下读完大学,为感谢社会设立了“立玲残疾学子励志奖”;
……
在德清,有一股老百姓出钱设奖奖励老百姓的新风尚。一些外来务工者也在助推这股道德新风:东阳人斯正良于2003年设立“外来人员风尚奖”;安徽务工者余运来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
【解读】
民间设奖,奖出一片风清气淳。针对社会上养老不足、爱幼有余的不正常现象,德清县武康镇太平村农民马福建于1997年出资设立“孝敬父母奖”,奖励孝敬父母的优秀村民。至今,该县已先后推出孝敬父母奖、助人为乐奖、环保奖、诚信市民奖等33个“草根奖”,逾5000人次获奖。而这一做法,已在全省各地推开,成为我国道德建设中一道独特亮丽的精神风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