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累计投入近200亿元推进教育均衡

“学有良教”看成都 

2013年09月17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制图:宋嵩

成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2012年全市小学教学质量校际差异系数仅为0.04……四川省教育厅近日发布消息:从办学基本条件、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以及公众满意度4个方面督导评估,成都市19个县(市、区)均达到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标准。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说,当前,我市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学有所教”的阶段,正在向着“学有良教”的更高目标迈进。实现“学有良教”目标,关键点之一就是要在推进教育均衡上下功夫。

让校长老师流动起来

成都市城乡均衡教育起步于10年前。10年间,成都市委、市政府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对城乡中小学实施建设改造,同时加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悬殊的状况得到彻底改观。

双流县黄龙溪学校罗明福校长对此感同身受。“前些年,一个垮杆(即将倒闭的意思)初中,一个簸箕大(很小的意思)的小学,老师想调走,学生想转学,都快办不下去了”。他说,这些年,教育部门对黄龙溪初中和小学整合建设,政府投入了很多钱,各种教学设施“鸟枪换炮”,学校现在的办学条件一点不比城区学校差!

农村学校由教育洼地变成高地,在硬件“换代”的同时,还必须对软件“升级”,核心就是整体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为此,成都市出了不少“新招”,“县管校用”就是其中之一。这项举措,改变以往校长教师人事关系只属于某一所学校的制度,由县(区)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这对于校长教师跨校流动、促进城乡师资交流,无疑是一种新招、实招。

温江区惠民双语幼儿园园长何煦在城区幼儿园里干得很出色,2006年她却被交流到一所农村幼儿园抓管理。开始有点想不通,但在农村幼儿园里她找到了新感觉,和老师们一起把一所农村园办得有声有色。两年后,她因工作需要又被交流到城区。去年,教育局领导再次把她派到地处农村的惠民双语幼儿园当园长,这次她的心情很平静,信心也比以前更足了。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她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您看这里的条件哪点比城区差?城乡工作的经验、交流任职任教,其实对校长老师的成长都很有好处。”

从2010年起,成都市每年从城区选拔40名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3年,同时从农村学校选拔40名后备干部到城区挂职锻炼1年。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1%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服务,各城区按照不少于城乡结对学校专任教师总数2%选派教师开展支教,教师资源配置明显向农村倾斜。同时,成都市还实施地方“免费师范生计划”,每年招收培养100名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定向到农村任教5年;实施“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支教计划”,已累计招募2628名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实施“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3年已累计招募87名(次)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

一系列举措,使成都农村师资水平整体提升。农村中小学无高级教师、无学科带头人、无优秀青年教师的“三无”状况已成历史。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