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今年上半年,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公司以154%的增幅,成为新装机容量增速最快的风电设备制造商——

海装风电为什么能逆势上扬

2013年09月16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技术才能走得远

“这两年倒掉的基本都是依赖许可证引进、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

“除了要稳扎稳打外,在制造业,有技术才能走得远。”杨本新说,这是他10年风电从业经历的感悟,“这两年倒掉的基本都是依赖许可证引进、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

中船重工会进入风电设备行业,也是因为有着天然的技术优势。风电是船舶的逆向过程:船舶靠电力带动螺旋桨旋转,从而推动船舶前进;而风电则是靠风力带动叶片转动,从而产生电力。因此,国际上最早做风电的基本都是造船企业,时至今日,风电标准和认证仍然是船级社在管理。

但风电技术起源于欧洲,中国企业基本是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获得技术,海装风电也不例外。但与多数通过从国外购买生产许可证获得技术的企业不同,海装风电走的是先联合研发、再主导设计,最终实现自主研制的技术引进之路。

在风电设备行业兴起之初,买许可证的方式让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风电设备国产化和上批量,但它对企业发展的限制也显而易见:一来买许可证买不来核心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二来买许可证得承诺产品只在中国市场销售,企业无法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化解产能过剩压力。

“我们也想过买许可证,但在签合同前一天卖家突然反悔,卖给了别的企业。我们是赌气才自主研发的。现在看来是因祸得福了。”海装风电副总经理陶友传说,“第一台风机我们是和一家欧洲企业联合研发的,之后的产品都是我们主导研发。”

率先掌握核心技术,让海装风电的新产品开发走在了行业前头。目前海装风电已经研制出覆盖我国各种地理和气象条件的低温型、潮间带型、高原型、近海型等多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其主导研制的2兆瓦双馈型风电机组,是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德国船级社GL认证和国际权威机构DEWI检测的风电机组,也是目前同类机组中装机数量最多的。

去年底,海装风电又自主研制出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从此结束了风电设备主要依赖引进技术的历史。该机组是目前同类机型中“风轮直径最大、机头重量最轻、发电量最高”的风力发电机组,目前已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坚持技术导向,使海装风电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和大型跨国企业同台竞技的实力。去年,海装风电2台风电机组在美国爱荷华州成功并网。与此同时,海装风电还在丹麦成立了研发中心,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