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考核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在考核分值中的权重,加大对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排放物削减率的考核;设置政府性债务率降低量这一阶段性指标
■新机制实行由独立第三方或中介机构进行民意调查
■全面推行综合考核量化提名制度
日前,在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省委研究通过了《关于创新和完善干部目标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和《省直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县(市、区)委书记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四个专件。这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制度成果,是进一步提高全省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的重大创新举措。
今天上午,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省委干部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古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建合介绍了干部考核机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据介绍,省委出台干部考核新机制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奋进崛起。“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制订出台,就是要让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明确工作的目标和标准,科学发展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摒弃什么,通过干部考核体现出来,在全省形成比着干、争着上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动力阀、增压器作用,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创新和完善干部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就是要实现推进工作有目标,衡量工作有标准,工作进展有监督,工作结果要晾晒,工作成效要考核,干好干坏要奖惩,明确“能者干、庸者让、劣者下”的刚性尺度,坚决防止发生“今天激动、明天慢动、后天不动”的问题。三是充分发挥干部考核亮绩台、标尺杆作用,树立选用好干部的正确导向。发挥干部考核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激励和刚性约束,让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真正得到褒奖、受到重用;让弄虚作假、不干实事、跑官要官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
强化对民生改善、生态质量的考核
着眼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新机制突出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干部考核新机制紧紧抓住实绩考核这个关键,把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优先地位,坚决防止简单以GDP论英雄,强化对民生改善、生态质量的考核,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的事。
在考核内容上,紧扣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对市、县重点考核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环境质量的增量和增速,民营经济、园区建设、县城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环境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情况;对直接承担推进“四大攻坚战”任务的省直部门,重点考核促进设区市、县(市、区)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及环境质量提升等重要事项。在具体考核指标设置上,注重发展质量和速度,突出考核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在考核分值中的权重,加大了对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排放物削减率的考核;设置了政府性债务率降低量这一阶段性指标,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烂账的现象。
为进一步扩大考核民主和增加透明度,新机制实行由独立第三方或中介机构进行民意调查
形象工程、好大喜功、做表面文章、违法施政、侵犯百姓合法权益、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很有意见。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领导干部在施政和决策时,接受群众监督不够,群众没有发言权。
鉴于此,为进一步扩大考核民主和增加透明度,干部考核新机制实行由独立第三方或中介机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意调查的方式,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倾听群众声音。为保证民意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将争取跳出河北,从省外或国家部委内设专业部门选取独立第三方机构来实施。开展民意调查时,把作风问题、民生改善、环境质量、社会和谐、党委政府承诺事项落实情况等作为重点内容,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加大群众评价在考核中的分量,体现“干部干得好坏,由群众来评判”。在调查对象中,要让“他管的”、“他服务的”、“他身边的”人参加进来。通过随机抽样、直接调查等方式,广泛测评干部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把群众满意作为干部考核的刚性约束,促进干部抓大事、干实事、做群众满意的事,真正体现干部声名在民间,群众不认可,数字再高也白搭。
相关专题 |
· 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 改进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