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关注: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详解中科院院机关改革

为了发展,再难也要改

2013年09月13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改革必然触及利益

一把手要敢于担责

在人事调整问题上,“我必须冲在前面,确保机关改革平稳过渡。”

白春礼告诉记者,改革启动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有条不紊、暗中进行的。“如果在方案不成熟的时候公开,就很可能干不下去了。”

他坦陈,自1996年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以来,对机关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也听到过不少研究所的反映。“之前也曾酝酿过调整,但最后因涉及面太大、反对的声音太多,都没有了下文。”

改革必然要触及既有利益,其困难可想而知。能不能下改革的决心,要不要有这么大的动作,的确是一个挑战、一场考验。

“只要有利于推进科技事业的改革,再难也要改。在这件事情上,一把手要敢于担当。”白春礼说。

同所有改革一样,这次改革最让人头疼的,也是人事调整。据了解,这次机关改革干部编制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非但没有提拔一名领导干部,反而让几位正局长去了研究所,近十位正处长降为副处岗位。

在这个“得罪人”的问题上,白春礼亲自出马,一个一个与他们面谈。“这么大的事情,我必须冲在前面,让机关改革平稳过渡。”

白春礼坦言,“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就要考虑国家的需求、全院的发展,把这一摊事情做好。”

让白春礼深受感动的,是涉及职务变动的同志顾大局、识大体,对改革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要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据介绍,退下来的四位局长,目前都顺利到了研究所工作。

4改革没有“完成时”

还需再接再厉

今后将以科研重大产出为标准,重点推进评价体系改革

研究所对院机关改革的反映如何?

机关改革启动不久,白春礼马不停蹄,先后赴兰州、西宁、成都进行实地调研,认真听取青海盐湖所、高原生物所等失去了“婆婆”的研究所负责人的意见。

“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家非常支持这次改革,并且总结出了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减少部门利益,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中科院的长远发展。”白春礼说,“当然,由于原来的‘婆婆’没了,大家也反映多少有点儿‘不适应’。”

虽然改革红利的释放还需要时间,但一个新气象足以令人振奋:在7月举行的中科院夏季党组扩大会上,各业务局长谈工作,都是从全院的角度来考虑——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

“当然,改革不可能十全十美,也没有‘完成时’。”白春礼告诉记者,接下来将重点推进评价体系的改革。 

“从前,无论是基础研究、高技术研发还是重大科研任务,多是用‘论文’一把尺子量,这显然脱离了科研的实际,不利于调动各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白春礼说,这次改革后三个业务局都是按照科研性质组建的,为评价体系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

据他透露,前沿科学与教育局负责的基础研究,将以原始性科学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衡量标准;重大任务局负责的重要科技项目,则以项目成果的完成情况为评价标准;科技促进发展局,则重点衡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

“评价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希望能从当前的经费驱动,转到创新驱动。” (记者 赵永新 喻思娈)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13日 19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