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建县初期,门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很小,1952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仅39万元。改革开放后,历届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国家相关政策机遇,扑下身子,狠抓项目,按照在建一批、储备一批和规划一批的要求,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近年来牢牢抓住对门源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不放松,利用优势资源开展项目招商,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十五”以来,累计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94.02亿元,年均增长32.2%,建成了一批社会公益、农牧、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了城镇、农牧区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和公益性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改善了发展环境。在项目带动下,城镇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以县城浩门镇为重点,大力实施了青石嘴、东川、泉口、阴田、仙米等重点乡镇的集镇改造升级工程,全县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0.1亿元;全面启动了县城外延拓展区建设工作,县城建成区面积由解放前的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6.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44%。突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96个村被纳入“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举全县之力实施了涉及全县12个乡镇69个村18077户农牧户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突出对口受援,争取并确定“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对口支援总资金1.84亿元、援建项目16个,已到位援建资金2945万元、已落实项目11项,为门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