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9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刮大风起巨浪时,我们早就在海上待命了”
当渤海、黄海海域刮起大风、腾起巨浪,海上的船只都躲进港口码头的时候,北海救助局的救助船却迎着劲浪、顶着海风从码头扬帆远航去巡视,为还未安全到达的渔船保驾护航,同时护航的还有原本就在海上待命点待命救援的船只。
“北海救111”轮船船长曹德广说,“刮大风、起巨浪时,以前是从码头出发,现在我们早就在海上待命了。”
“我们实行的是动态值班待命制度,将救人的大后方直接推到出事地点附近。”郑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项制度的建立,大大加快了赶往出事地点的速度,为从“海口”中夺回更多的生命提供了制度保障。
曹德广说,黄渤海水深数十米,一旦起风,海浪汹涌而起,船舶采取防抗和规避时间极短,易发生事故。“遇险人员落水待救时间极短,对救助时效、速度要求特别高。”郑健介绍说,在北海,大部分落水者不是被淹死的,而是被冻死的,所以缩短“在路上”的时间就显得极为重要。据此,北海救助局选择出事频率较高的海域,直接派救助船只、应急队员在此值班待命。
北海救112轮轮机长袁涛说,自从动态值班待命制度实施以来,他们的救助船就必须出海在待命点待命,不管那时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5年间雷打不动。
北海救助局责任海区北起鸭绿江口,南至连云港,辖区水域面积差不多等于山东、江苏两个省面积的总和,海岸线长达5823.4公里,占我国海岸线总长的近1/3。为了更好地保障整个辖区海域安全,北海救助局在烟台、天津、渤海海峡海区等重点水域设立12个救助值班待命点,加上各个基地的5艘华英艇以及数十个飞机起降点,在辽阔的北部海域编织了一条“救助网”。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