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相斌 邹贤启 李鹏翔
“街上的行人都在看着我们,十万大柴湖群众都在看着我们。”时隔一个多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一行4日冒雨再次来到钟祥市柴湖镇蹲点调研,进一步研究落实柴湖移民发展问题,兑现再来柴湖看望移民的承诺。
柴湖镇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当年被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大柴湖”。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修建丹江口水库,4.9万名河南淅川群众辗转搬迁到这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历届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斜支持下,柴湖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受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制约,目前还处于相对较为贫困的阶段。
7月1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柴湖镇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把支持柴湖开放开发、振兴发展作为省级战略大力推进。20多个省直部门和荆门市、钟祥市相关部门在此现场办公,共商破解发展难题,拿出了一系列加快柴湖发展的对策措施。
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的落实情况怎么样?落实过程中又发现哪些问题?移民群众对这些举措满不满意?还有什么期盼?李鸿忠心中时刻想着这些问题。
就是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导向,移民就要“优先、优厚、优越”
“王玉兰老人家生活保障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上次来柴湖四新村,李鸿忠第一个走进的就是患有白内障、与痴呆症儿子相依为命的王玉兰老人家。整个柴湖镇的残疾人有5287人,因残致贫现象突出。残障贫困的王玉兰家令省委书记挂心。
地方干部介绍说,王家的低保问题7月份已经落实,保障家庭每月每人收入来源达到200元以上。同时,按照应保尽保原则,柴湖镇新增2520人纳入低保,标准从人均1800元/年提高到2400元/年。上次入户碰到的贾改玉老人已由武汉协和医院确诊患有红斑狼疮,被纳入大病救助对象。当地政府年底前组织1.1万名60岁以上的原迁移民免费体检。柴湖居民享受优惠水价水量调高至每月6吨。村卫生室统一供应14种当地常见慢性病药品,方便移民就近购药……
20多个省直部门先后到柴湖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工作部署。到目前为止,省直部门已确定帮扶项目40个,安排资金7.76亿元。重点项目方面,倒口电排站已到位资金2000万元,危房改造项目今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柴湖镇全域规划、镇区总体规划及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基本完成。荆门、钟祥两级共抽调279名干部组成55个联合工作组于7月20日前全部进驻柴湖所有村,走访农户2.3万户……
听到上次走村入户中发现的民生问题一一落实,大柴湖开放开发措施全面展开,李鸿忠说,省委、省政府之所以把各方面政策向柴湖倾斜,集中财力、物力支持柴湖大发展,就是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导向:凡是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牺牲、作出贡献的,都要受到党和政府“优先、优厚、优越”的回报。好事要优先给,给的政策要更多一点,要让人感到做移民有优越感,不能矮人三分。
看来柴湖这“壶”水烧开了
在新村的村卫生室,70岁的陆春阳老人因血压高正在输液。听说是省委书记来了,陆春阳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要下地打招呼。“不要起,不要起。”李鸿忠赶紧上前,扶老人躺下。
问起最近一个多月,感觉有什么变化时,陆春阳说:“都说是要开发大柴湖,以为至少得两三年才见效果,没想到已经有变化,不少工地都在动工。说是要把柴湖变‘财湖’,财富的‘财’。”
李鸿忠笑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誓把‘柴湖’变‘财湖’。这个说法群众都知晓了,看来柴湖这‘壶’水烧开了。”
他告诉老陆:“现在是个开始,老鼠拖木掀子——大头在后头。你们为国家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和政府从来没有忘记。国务院扶贫办、水利部等有关部门专程来柴湖调研。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后,省直部门支持力度是空前的,荆门、钟祥、柴湖各级干部行动快,力度大,开了个好头。像你们当年来柴湖创业一样,咱们这次共同努力,来个再次创业,真正把柴湖变‘财湖’。”
不能因为大扶持就花冤枉钱
大柴湖原系汉江左岸的一个湖区沼泽地,移民所迁之处地势低洼,是有名的“水袋子”。上次走访中,就有移民反映内涝问题。李鸿忠一行这次专门冒雨来到东干渠整修工程现场。
旁边的一段干渠刚刚整修完,坡面已被混凝土硬化。李鸿忠打着伞走到堤坡前认真地察看。他告诉项目负责人:“目前,干渠主要工作是清淤,它不是大江大河,不要搞这种表面的东西,关键是疏通。不要像过去二两就饱,现在非要搞一斤。”
仔细地看着渠道建设的图纸,李鸿忠说:“解决内涝的重点还是电力排灌设施建设,关键时候把水排出去。不要到处都展开,搞个七七八八,到时发挥不了作用。另外,河道也是要呼吸的,还要有生态的观念。”
布置工作,不到现场不知道落实中可能会走偏。当地干部说,李书记这么一讲,干渠建设至少少花上百万元。
![]() |
相关专题 |
·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