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多元烂账,监管一无所知?
根据*ST贤成的公告,2012年6月27日公告“因可能存在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现象”被青海证监局调查,此后公司股权和募集资金相继被冻结,“贤成案”由此爆发。
许多债权人表示疑惑,“贤成系”几年来大量违法违规,累计形成百亿多元债务余额,监管部门难道一无所知吗?为何此后的增发重组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一名*ST贤成高管透露,黄贤优等人利用上市公司担保借款,逃避公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然而,个别上市公司高管早有耳闻。“黄贤优大量借款以及*ST贤成对外担保的事情,这个我们肯定是知道一些,但我们端了黄贤优的饭碗,你让我们说什么呢?”
可见,这家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知情的高管装聋作哑,是*ST贤成债务风险不断积聚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采访发现,至少在黄贤优“借”走*ST贤成下属企业创新矿业募集资金5亿元一案中,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不实问题难辞其咎。
2012年1月黄贤优“借”走创新矿业5亿元募集资金,声明借期2个月,到期后这一资金并未归还。
2012年6月,青海省主管金融副省长高云龙带领证监局、银监局等部门人员前往创新矿业调研。在汇报会上,创新矿业总经理陈高琪提出募集资金挪用不还问题,高副省长要求陈高琪报案,青海证监局随后对贤成矿业立案稽查。按照有关规定,该案应该随即公开披露,但相当长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并不知道这一公司信息。
当年8月,青海证监局上市处召集*ST贤成高管与创新矿业的陈高琪开会,沟通5亿元资金问题。但是,直至2012年12月12日,贤成矿业才公告承认5亿元款项被划转一事。
一名“贤成系”债权人表示,*ST贤成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一步步在将投资者引入圈套。如果能及时披露信息,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受骗。(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