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底: 内外勾结敛钱财
3个月后,徐泓昊栽在了诸暨一对妯娌手里。
2012年4月11日,这对妯娌分别找徐泓昊看相,回家后一交流,发现“大师”说的话几乎一个套路,但两人一个付了5万元,一人付了10万元。“这个‘大师’可能是骗子!”她们终于醒悟,立刻报警。警方赶到徐泓昊的下榻处兼“办公室”——诸暨某豪华酒店。当时,徐泓昊忙着给“有缘人”指点迷津。
警方在酒店房间发现一大堆表格。表格上填写着许多人的个人信息,除姓名、年龄、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外,还有身上有没有胎记,有没有妇科病、是否做过手术;丈夫体貌特征、职业;子女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甚至包括之前是否算过命,对风水的相信程度,以及建议消费金额。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某美容院的会员。原来,所谓“算得准”,是因为“有资料”,徐泓昊勾结这家美容院,一同实施坑蒙拐骗。
其实,徐泓昊根本不是什么风水大师,他的真实身份是杭州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产品推销讲师。
徐泓昊毕业于四川商业学院营销专业,后从事化妆品推销,练得一副好口才。2009年下半年,他和4位同事想出一条生财之道:冒充风水大师敛财。在商讨谁做“大师”时,大伙一致推选徐泓昊,因为他“浓眉亮眼,神态威严,善于言辞”。
在香港注册泓道公司,请人设计公司网页,制作与明星、名流的合照,再贴上“香港风水大师”、“中国生命科学院理事”等假名头……经过一系列包装,一个“风水大师”就这样诞生了。
为什么选择美容院作为拓展市场的渠道?徐泓昊这样解释:“30岁到50岁的女人心里一般比较空虚,加上现在婚外情多,她们不想老公被人抢走,急于寻求心理安慰。”通过接洽美容院负责人,承诺收益按比例分成,他很快找到“战略合作伙伴”,由美容院招揽客户去听他的风水课,继而实施诈骗。
为彰显“大师”气派,徐泓昊每到一处,都选择入住当地最贵的酒店,并包下该酒店最豪华的商务套间,然后精心布置道场。他每次讲课惜字如金,始终保持一种神秘感,大量推销工作由助理完成。
此外,为防止客户“找茬”,徐泓昊一伙制定了一整套“反找茬”策略。据警方透露,从大量该团伙内部的教育培训视频看,团伙成员时常实景模拟如何应对各式“找茬”客户,交流各种“防找茬”的经验心得。对实在无法“忽悠”的客户,他们干脆直接退钱。事发前不久,徐泓昊曾向一位新昌的客户退款70万元。
警示:盲目崇拜是祸根
治啥病都靠一把绿豆的“神医”张悟本倒下了,“神奇道长”李一站了出来;李一倒下了,又蹦出来一个“气功大师”王林;王林远遁香港了,“风水大师”徐泓昊又东窗事发。类似张悟本、李一、王林、徐泓昊这样的“人物”,似乎如同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伏尔泰曾说:“迷信,是傻子遇到骗子并相信了骗子。”纵观近些年一桩桩“大师”被曝光事件,有些神力根本经不起推敲,却令不少人如痴如醉、甘之如饴。在“大师”们的指点下,部分官员不思进取,自以为能官运亨通;一些商人不务正业,整天窥探命运走向;而有些无知百姓则浮想联翩,希望大师帮忙完成各种遥不可及的心愿……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关人士指出,骗子大师的出现迎合人们内心的欲望、升官、发财、健康等需求。社会竞争激烈,找捷径的人多了,假大师利用人们对易经一知半解当幌子,骗财求利,顺势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徐泓昊的一项“神力”,便是“包你生儿子”。“其实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徐泓昊正是抓住这点,利用人们求子心切的心理,进行欺骗。”绍兴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分析说。
有专家指出,近代以来,我国曾出现过3次神秘主义高潮,分别是上世纪初、上世纪50年代以及1979年至1999年。而王林、李一、张悟本、徐泓昊等“大师”的兴起及受到社会的追捧,似乎可视为第四次神秘主义高潮。专家分析,每一次神秘主义的兴起,都处于社会信仰真空的状态下,如上世纪初的邦乱未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以及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因此,专家建议,要杜绝“风水乱象”,消除狭隘神秘主义的土壤,需要从信仰上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发力。唯有信仰丰满,精神才不会跑偏。国家职能部门在严打骗局敛财等违法行为的同时,还应组织社会科学机构及时对民众开展多层级的“风水”知识普及。
■专家观点
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教授杨建华:当下,风水大师广受崇拜和热捧,是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原因,让很多人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凡事想寻求捷径,因而抱有一种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而一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人们求捷径、求平安等心理,达到敛财、骗财的目的。要消除人们对风水大师的盲目崇拜,一是普及科学知识,加强民众理性意识的建构;二是完善法律制度,对以敛财、骗财为目的的不法分子予以法律制裁;此外,要注重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记者 张丽 通讯员 刘晓雯 陈勇)
![]() |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