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在去年业绩下滑后,今年中报出现恢复性增长

热点聚焦:上市公司,能否走出“业绩底”?

2013年09月02日07: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唐志顺绘

“底部”意味渐浓

经济将迎来稳增长“小阳春”,但企业业绩持续改善还需条件

截至8月31日,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已公布完毕。从中报情况看,整体10%左右的增长,让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底”的形成多了一分希望。

回顾这几年的A股市场运行,大部分时间处于弱势下跌。这其中,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乏力是重要原因。尤其是2011年三季度以来,多数工业企业受市场需求不振、产能积压等问题的困扰,处在主动去库存的艰难进程中,业绩自然难有亮点。以2012年为例,深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出现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1.52%,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亏损面及亏损程度均有所扩大。上交所公司同期业绩虽然持平,但这主要是银行股的“功劳”,非银行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样是下降的。正因为此,市场对于今年的中报就格外关注。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8月30日,沪深两市已有2387家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及业绩快报。这些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0.26亿元,同比增长12.51%。考虑到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幅为10.31%,上市公司业绩的底部态势似乎意味渐浓。

上市公司业绩的企稳,与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紧密相关。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比较平稳,物价水平、就业状况等保持稳定。而从7月份的情况看,经济运行也有了更多积极变化,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略有回升,出口有所恢复。政策层面也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信息消费,改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等。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企业利润增速反弹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9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增速比6月份提高5.3个百分点。

宏源证券研究员陈光磊认为,短期来看,宏观经济将迎来稳增长的“小阳春”。但是,企业盈利要持续改善,还需要诸多条件的配合,如在收入端要扩大市场需求,在成本端则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财务费用,以及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等。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