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苦头,更有奔头”
李素芝常说,西藏是“生命禁区”,有许多医学空白需要填写,他自己就填补了87项高原医学空白。“更多的空白等着你们填写。”2011年五四青年节,他对全院青年专家发出号召。
护理部助理员、副主任护师鞠钟鸣闻令而动,急匆匆走进办公室。这位不知疲倦的青年护师,正在研究一个让高原护士提神醒脑的课题,她想早点“捅破窗户纸”。
新旧对比,鞠钟鸣好像变了一个人。上军校期间,她基本不关心西藏的医学新闻,认为那里不会有奇迹发生。读硕士研究生以后,高原接踵传来的壮举令她不得不抬头仰望。
2000年11月10日,李素芝成功主刀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当天,鞠钟鸣抱着“凑热闹”的心态观看了新闻媒体的“现场直播”,她的视线从此就锁定西藏那片高天厚土。
上高原找李素芝!鞠钟鸣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盼望在西藏医疗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一天午夜,寒风在总医院营区里来回流走,李素芝巡查病房时发现,有的护士睡意很浓,可鞠钟鸣强忍疲惫,坚守岗位。
一个课题就此诞生——长期以来,护士在西藏高原持续工作的能力不强,自律意识不够。
李素芝让鞠钟鸣身体力行,攻克这一难题。
天道酬勤。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和实践,鞠钟鸣研究的《西藏高原护士工作倦怠特点及组织干预》课题,获得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跟着李院长干,既有苦头,更有奔头。”这是谢挺杉的成长感言。
高原肺水肿,曾是恶名远播的“夺命虎”。在李素芝和他的团队努力下,这个病能防可治。
可以说,高原肺水肿的发病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药物干预、治疗的方法日臻成熟。但是,谢挺杉却把目光投得更远,想让治疗手段更丰富一些。
午饭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李素芝的办公室,陈述想法。话说到一半,便被打住了。李素芝接过话茬,续说了后半部分。
两人一拍即合。
很快,他们便联合研究《高频超短波常规方法治疗高原肺水肿》课题。日夜鏖战,通关登高。2011年,这项课题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谢挺杉没被荣誉“电晕”,他想“归零起跑”。李素芝就喜欢年轻人积极进取,他让谢挺杉放手大胆搞科研,并和院党委“一班人”承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组织的厚爱,给谢挺杉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接连申报课题成功,成为院里的“攻关大王”。
近年来,总医院组织开展的150多项高原医疗新技术中,都打上了青年烙印。(彭文山 陈伟平 晏良)
![]() |
相关专题 |
· 西藏军区总医院节俭办院节约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