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30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进口车如何告别高价?
要填补销售渠道的政策漏洞,还要积极调整进口车税收结构,引导购车者理性消费
贾新光认为,要想打破进口车高价局面,让进口车走下高价神坛,首先要在政策上有所作为。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存在的漏洞为进口车供应商控制渠道开了绿灯,却使消费者承受较重的负担,权益维护亮起红灯。“要改变供应商一家独大、经销商无理加价的现状,首先要填补政策漏洞。”
8月23日,商务部回应,正会同有关部门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将在收取建店保证金、压库搭售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必要限制。而供应商有价格垄断行为,将受到处罚。
“除了整顿渠道,还应从调整进口车税收结构、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这两方面着手。”贾新光说。
在税收方面,我国进口车关税税率25%,对比国外进口车关税如美国2%、日本0%、韩国8%,不难发现,我国的税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我国针对进口汽车制定相对较高关税,目的在于限制进口车的购买,促进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事实上,由于进口车主要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国内自主品牌主要面向的是低端消费群体,进口车价格被抬高后,不少高端消费者并未转而购买国内自主品牌,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介于两者之间的合资车。
另一方面,由于奢侈风、攀比风的存在,汽车已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还是地位、身份、品位的象征。从10年前的三四万辆年销售量,到2012年超过百万辆,高税率下的进口车依然受到部分国内消费者的热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状态。
汽车分析师贺球辉认为,部分消费者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虚荣攀比的消费心态使经销商的“无理”加价变得堂而皇之、名正言顺,进口车售价相对高,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消费者能摈弃非理性消费行为,购买热度下来了,进口车价格全球最贵的现象才有望终结。”(陶 虹 成 慧)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