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记者观察:学术打假,为原创力提供空间

2013年08月26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德国

发挥舆论威慑作用 

驻德国记者  郑  红    

政坛近年来不断有论文抄袭事件曝光,先后有多名政治家卷入其中。2011年2月,政坛备受关注且被寄予厚望的政治家、时任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因论文抄袭被拜罗伊特大学取消博士学位。古滕贝格随后宣布辞职,从此淡出政坛。

今年2月,经匿名网友揭露,就连教育部长沙范也被杜塞尔多夫大学取消博士学位,4天后,她宣布辞去教育部长职位。近来,德国联邦议会议长拉墨特也被同一位匿名网友指责论文抄袭。政治家多次被披露论文抄袭,不禁让人对他们的诚实和可信性产生怀疑,也显示了公众对政治家在这个方面监督意识的增强。

两年多以前,早在古滕贝格论文抄袭丑闻浮出水面之前,福尔克·里布勒教授就撰写了《科学抄袭——一个体系的失效》一书,研究了德国学术论文的抄袭现象。按照他的话说,自己现在仍然每天都在面对论文抄袭现象,“仍然有博士研究生上交的论文存在引用标注不清的问题。”他估计,德国约有10%的博士论文存在部分内容抄袭的问题。

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论文造假现象?有分析认为,在德国博士头衔受到过多重视,拥有博士头衔的人受到格外的尊敬。但里布勒教授不认为这是论文抄袭的原因,“博士受到尊重是应该的,我们有很多很多非常好的博士论文,不能因为个别的论文抄袭者就否定大多数人的学术科研成果。”在他看来,论文抄袭的原因很简单:博士研究生在论文撰写阶段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不好与亲人朋友和教授交代,就会有人选择抄袭论文。

里布勒教授说,在论文抄袭现象刚刚被揭露的时候,辩护者的无耻与无畏让人觉得惊讶,那些抄袭论文的人似乎认为不会为此付出任何代价。“现在我们可以对此展开讨论,这种讨论文化的形成也会对论文抄袭起到震慑作用,此外对于论文抄袭的惩罚也越来越严厉,情况会越来越好。”

一旦被发现论文抄袭,抄袭者可能会被剥夺博士学位,公共舆论也会对他进行谴责。里布勒教授认为,这就是给那些抄袭者最好的惩罚。对于政治家来说,这更意味着他们的政治前途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论文抄袭被不断揭露,给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的人提出了警告,他们现在在写论文的时候会更加小心。

政治家论文抄袭很多是靠网友匿名检举而曝光的。里布勒教授认为匿名的方式不太好,因为检举也意味着要负责任,如果想对别人的论文提出批评,就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但我知道检举人也承受着一些压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可以理解他们要匿名的做法。”他同时表示,目前论文抄袭的电子检查程序还不够完善,以后需要更好的软件来支持核查。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