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3日08: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个时期,恰恰是经济下行、小微企业经营普遍遇到困难的时候。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融资渠道狭窄,小微企业亏损面扩大,参保、缴费的压力随之加大。天津滨海新区的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70%多处于无利或亏损的状况。辽宁鞍山对600户中小企业的景气状况调查发现,近40%的小企业处于半停产、停产状态。很多企业表示,在目前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为预留生产经营必备的流动资金,希望能够选择缓缴、少缴社会保险费。
不少小微企业还反映,制度设计不尽合理,特别是缴费基数增长快,使小微企业难以承受。据了解,社保缴费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按各地统计局口径,目前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样本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人员。统计出来的平均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小微企业的实际水平,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小微企业。
辽宁省的调查发现,全省2011年社会平均工资3226元/月,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平均工资在1500/月左右,以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意味着这些小微企业每月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1032元,占工资总额的2/3,比例的确偏高,员工自身还要交354元/月,相对于工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速也比较高,以辽宁沈阳为例,2011年增长15.7%,而小微企业工资增长根本达不到这一速度,多数在5%—10%的区间。
社保不是负担,政府应多担责,完善缴费机制
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用工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保障员工未来生活、减少后顾之忧的重要内容。该如何看待小微企业抵触社保缴费?是企业认识不到位,还是制度不够合理?
“小微企业负担重、运营压力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是社会保障造成的,而是税费庞杂、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唐钧研究员表示。他介绍说,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农民工群体,超过80%在小微企业谋生。《社会保险法》实施以来,一些小企业在面对“缴费增加支出、不缴费会被处罚”的状况,采取减少雇佣的策略,比如鼓励在职员工加班加点,减少新雇员工,购置机器设备替代人力。还有一些小企业转向社保代理机构,让员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导致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如果小微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强制推行社保,最终很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就业和工资收入。”
社保全覆盖对小微企业运营带来一定影响,但专家同时强调,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 “负担”。
“社保缴费是一部分工资的延期使用,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是企业正常成本,应该缴纳也必须缴纳,不应和所得税、营业税等税费画等号。”唐钧说。在实际缴纳过程中,社保费也和工资一样在税前列支。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认为,社保全覆盖对企业的竞争力的确有影响,但企业应当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寻求新空间,而不是一味依靠压低劳动力成本、压低员工福利。
企业不应把社保当负担,政府则有必要调整缴费政策,让企业更容易接受。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