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在许多小微企业,社会保险不受欢迎、难以推动,社会保险覆盖面远远低于其他企业

民生视线:社保何以在“小微”遇冷?

2013年08月23日08: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单位参保率低——养老保险参保率约为75%,低于全部企业参保率平均5个百分点,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在许多企业是空白。

职工参保率低——对比同一地区参保率,小微企业职工明显低于非小微企业,相差最多的地区达到79个百分点。大量参保的小微企业,只给核心管理人员和高端技术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把普通员工排除在外。

缴费水平低——在小微企业中,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的职工比例在逐年下降,在社会平均工资60%及以下为缴费基数的职工比例在增加。换言之,小微企业即使参保了,其参保水平也处于下限,这意味着职工未来的待遇水平会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业的从业者对社保也没有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一些从业者流动性大,认为在社会保险接续难的状况下,交了社保也不管用。多数从业者收入偏低,参加社会保险意味着当前要缴纳一笔额外的费用,因此不积极参加社保,有的甚至主动要求用工单位把缴社保的钱变成工资。

北京亦庄一家人力资源企业雇佣着上百名农民工,此前只为农民工人均缴纳32元/月的工伤和医疗保险费。现在,企业的缴费额增加到692元/月,农民工个人从原来的不缴费增加到每月缴费208元。企业对此不积极,多数农民工也不愿意看到现金收入减少,纷纷写不参保书面声明要求企业别扣工资。

浙江义乌双童日用品公司,90后农民工周海燕明确表示对养老保险“不了解”、“没兴趣”,她说自己还年轻,现在月薪3000元本来就不高,再交社保又会少一块,还不如现在多挣钱多存银行好。这家企业的管理层对社保部门表示为难,为员工办社保被员工拒绝,不为员工办社保又可能被监察部门查处。

许多小微企业视社会保险为“负担”,希望少缴、缓缴社保费

缴纳社保费用,对小微企业运营影响有多大?

“小生意,本来就没什么赚头,再按规定缴社保,压力真的很大。”徐先生经营着镇江一家小型加工企业,雇用30多名员工,包括自家亲戚七八个。他坦言,只给员工上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连自己也是这样,如果把法定保险项目都交齐了,就赚不了什么钱了。

浙江一家服装加工企业算了笔税费“明细账”:加工一件报价75元的衣服,面料和辅料成本占了50元,加工费收入有25元。在这25元中,要缴纳的税金3.63元,地方教育附加0.44元,水利基金0.02元,还有社保费用2.77元,总计6.86元,税费负担约为27.44%。剩下的收入,主要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日常生产维护。目前,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左右。社保费用成为一笔不小的支出。

社保在小微企业推行不畅,“时机”不巧也是一个因素。

《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正式实施,明确了“五险齐征”、“全员参保”的原则。“五险齐征”,意味着用工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大幅度增加。北京市测算:北京市雇用农民工的企业,过去只需支付大病和工伤保险两项社保,平均每月缴纳社保费60.5元。缴纳5项保险后,企业则需要为每个农民工每月支出社保费用637.05元,多出576.6元。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