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在中国梦的宏伟叙事里,“神十”飞天无疑是最为精彩的章节之一。
再访“天宫”,太空授课……中国航天人主创的这部“太空大片”,赢得世界的尊敬与喝彩。
8月20日9时,首都北京,总装备部礼堂。神舟十号航天员颁奖授称大会现场,书写“太空大片”传奇章节的“主角”——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采奕奕登上领奖台,胸前的“航天功勋奖章”熠熠生辉。
“神十”飞天,十全十美。从神箭起飞到神舟翱翔,从交会对接到进驻“天宫”,从返回制动到安全着陆,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珠联璧合演绎了一次完美飞行,堪称飞天“梦之队”!
他们用从容的表现说——
“中国航天员完全能够适应中长期太空生活”
“从容”一词,在中国航天员历次飞天报道中,并不鲜见。这一次,显得格外“贴切”——
32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神十”航天员用如此快的节奏,完成了出征太空仪式。面对充满风险的太空之旅,他们平静得如同一次普通出差。
5秒钟!神舟十号成功对接天宫一号后,“神十”航天员用如此短暂的时间简单庆祝,随即开始忙碌——给“天宫”装地板。
少了“神五”飞天的壮怀激烈,少了“神六”飞天的牵挂不安,少了“神七”飞天的深情期许,少了“神九”飞天的热泪盈眶……“神十”飞天,一切都显得如此淡定、如此从容。
其实,“神十”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项目最多、难度最大的一次太空飞行。在轨飞行15天,环绕地球233圈,需要完成首次太空授课、首次航天器绕飞等数十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这,意味着“神十”航天员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比想象中好很多。”乘组指令长聂海胜说,“地面模拟训练越扎实,太空工作起来越从容。事实证明,中国航天员完全能够适应中长期太空生活。”
为胜任太空摄像师工作,原本是“门外汉”的张晓光在地面反复练习:“我不停琢磨,应该怎么站位,要用什么角度,怎样才能更好地用镜头讲述40分钟的太空授课。”
悬空打坐、神奇单摆、魔幻水球……女航天员王亚平精彩纷呈的太空授课,不仅在千千万万青少年心中播下热爱科学、追逐梦想的种子,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位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堪称完美!”神舟十号航天员凯旋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如是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