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黄奇帆到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正街社区调研社情民意

2013年08月23日16:55   来源:华龙网

原标题:黄奇帆走访磁器口为群众排忧解难

听民声,问民情,解民忧。8月22日,市长黄奇帆来到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正街社区,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下午3时许,黄奇帆来到位于千年古镇磁器口核心区域的磁正街社区,尽管天气炎热,但街上游客仍然络绎不绝。信步走进老重庆画坊,黄奇帆仔细了解店铺经营情况。店里卖的是以重庆吊脚楼图案为主题的各种画作,很有老重庆味道。指着墙上的一幅画,黄奇帆问,创作这样一幅画要花多少时间?店主回答说差不多一天。这幅画卖多少钱?答曰5000元。黄奇帆笑着说,那这里一年收入相当可观喽。店主也笑着说,一年收入有好几十万。店主介绍,目前重庆在全国画坛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画风派别,他正努力通过自己的创作,希望形成渝派画。

离开老重庆画坊,黄奇帆来到琼缘绣坊,这是社区两新支部党员单大琼创办的。得知琼缘绣坊带动群众就业,并且免费为辖区培训残疾学员,还让残疾学员将绣品拿到店里免费帮忙销售,黄奇帆很高兴,称赞琼缘绣坊不仅传承民间艺术蜀绣,而且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非常了不起。看着一件件精致的手工艺品,黄奇帆提议说,这些充满巴渝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深受外国友人喜爱,可以考虑政府采购,作为市政府外事活动的赠品。

随后,黄奇帆了解了社区党务居务公开情况,并来到磁正街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询问工作开展情况。得知这里平时工作很忙,黄奇帆打趣地说:“越忙越好,说明服务站的作用发挥得很好呀。”黄奇帆还看望了独居老人77岁的喻兴蓉,送去油米等慰问品,并详细了解其家庭状况,叮嘱社区、街道有关负责人对困难群众要多关心、多照顾,有困难要及时帮助解决。

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黄奇帆与社区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磁正街是我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今天就是来看望大家,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联系基层群众,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市长情真意切的开场白,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社区党委书记刘存娥第一个发言,她提出,宝轮寺南侧山坡下有一个名为“龙隐洞”的防空洞,产权为市粮食集团下属公司所有,长期闲置,居民多次呼吁将这个防空洞修缮开放,作为群众避暑的人防纳凉工程。这一建议得到在场另一位社区居民的附议,称这个防空洞另一头与歌乐山景区相连,防空洞开放后,可以将磁器口与歌乐山两个景区连接起来,便于联动开发。黄奇帆当即表示,由自己来协调将该防空洞的产权移交给沙坪坝区,今后用作纳凉工程还是景区连接道,由区里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务必使闲置的防空洞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刘存娥还建议市级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针对古镇历史街区维修改造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古镇危旧房改造力度,让古镇居民在为保护历史传承作出牺牲的同时能逐步提高生活质量。在随后的发言中,好几位居民都提到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在看望喻兴蓉老人了解到的古镇居民居住情况,黄奇帆说,古镇危旧房改造是不少地方政府都面临的难题,古镇的历史传承需要保护,不能搞大拆大建,一般的开发商无利可图,不愿介入,而地方政府也难以承担巨额的改造费用,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破解这一难题。具体到磁器口,可以有三种改造方式供灵活选择,一是常规的危旧房改造安置方式,将危旧房拆除重建,居民异地或现金安置;二是对古镇需要改造的危旧房,可以由政府出资进行商业化改造,再统一安排出租经营,居民安置到附近的公租房,仍然拥有古镇房屋的产权,收取房屋租金来改善生活;三是开发商在拆迁重建后,拿出部分房屋原址安置拆迁居民。这三种模式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让利于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