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2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白景明说,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主要是对省级和省以下 “三公”经费公开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财政部在此基础上,对省以下预决算公开又提出具体要求,将政府“大账”、“细账”都置于阳光之下,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不但公开的力度加大了,公开的信息也更全面了。
白景明说,这次财政部的安排和要求非常具体,不仅对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的范围、时间进行了统一,甚至连表格内容都给出了参考“样本”。这样便于省内市县集中在一段时间公开,内容格式上也具有可比性,公众更容易了解和监督。
“目前,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决算公开,正在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加速推进。”白景明认为,政府通过这样一个制度设计,为公众监督政府提供条件,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建立廉洁、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的内容越具体实在、形式越通俗易懂,公开的作用和效果才会更好。(记者 李丽辉)
【链接】
北京80部门公布去年决算信息
“三公账单”更透明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余荣华)北京市80个部门近日开始陆续在官方网站上公布2012年的决算数据。各部门公布了去年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以及“三公经费”、行政经费支出多少等信息,社会公众能够更清晰更细致地查看。
在市级部门决算信息公开方面,北京市今年进一步细化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市级行政经费和部门行政经费支出情况,都增加同上年行政经费增减变动情况以及原因说明。二是部门决算说明新增“部门基本情况”和年度部门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三是部门“三公经费”情况中首次增加“三公经费”口径说明。
具体而言,在“三公经费”方面,北京市今年进一步要求公开出国团组、人次数量和人均出国经费情况,公开公务接待费增减原因,公开购置车辆数与车均购置费情况,以及年末实有车辆及车均运行维护费用,让公众了解和监督“三公经费”更加透明方便。
根据此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市级决算,去年北京市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10.1亿元,比预算少花了1.1亿元。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2日 02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