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本市市级部门去年“三公经费”花费10.1亿元,比预算额少花了1.1亿元——

北京:77个市级部门开晒“三公经费”账本

2013年08月22日08:15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77个市级部门开晒“三公经费”账本

2012年,北京各个市级部门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这“三公经费”花销几何?昨日,北京市级部门公开2012年度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行政经费等信息的大幕徐徐拉开。截至昨日晚间,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委、市工商局、市商务委、市国资委等77个市级部门对社会公开了相关数据。这是本市市级部门第三次公布“三公经费”决算信息。

亮点一

细化决算说明让市民看懂

“今年已经是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的第三年,总体情况比较平稳,可以说每年公开的内容都比上一年更加细化。今年公开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开力度加大,首先体现在公开部门的数量上。部门决算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部门,由2011年的58个增加到2012年的80个。这80个部门基本涵盖了北京所有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除涉密单位外,其他单位将全部公开。

“不是说把相关的数据一公开就得了,必须得让市民能看懂,能了解前后数据的对比。”该负责人表示,比如,部门决算说明在原有的财政拨款支出、几张报表、说明仅细化到款的基础上,增加了部门基本情况的介绍,还对部门年度收入和支出总体情况进行了说明。

以市财政局为例,在其“2012年度部门决算说明”中,首先介绍了财政局的基本情况:“北京市财政局是负责本市财政收支、财税政策、财政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随后从十四个细分的方面介绍了财政局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本市金融机构实施财务监管、承担本市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等。

通过这样的介绍,即便是之前并不清楚财政局职能的市民,也可以直观了解财政局的工作范围、工作性质,从而对决算数据、“三公经费”等数字有更理性的认识。

亮点二

花钱超预算必须逐一解释

对于决算数据和预算数据产生偏差,尤其是决算数据超出预算的部分,各市级单位在说明中还作出了针对性的详细解释。

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决算和当年的预算进行比对,这样更科学一些。因为“预算”是说今年打算花多少钱,做多少事;而“决算”是花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将决算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比对,直接地反映出部门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差距大小一目了然。

以市发改委为例,在公开2012年收入和支出总体情况的同时,对决算数据超出预算的部分一一作出了解释。

如市发改委公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012年度决算14892.12万元,比2012年年初预算增加14892.12万元。其中“其他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012年度决算773.12万元,比2012年年初预算增加773.12万元。

这多花的773.12万元是因何而来?市发改委随即公布主要原因显示,这是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新增任务调整追加安排的预算,主要包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果蔬免收入场费尾款773.1万元。

“这样的公布方式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部门自身严格执行预算。”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数据更公开更透明,也让市民能够了解更清晰的内容。

亮点三

“三公经费”首增口径说明

此次与市级部门决算信息一同公布的,还有这些部门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信息和行政经费支出信息。这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三公经费”。

2012年,北京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总额10.1亿元,和2012年的预算11.2亿元相比,减少1.1亿元,下降近10%。其中,因公出国支出比当年预算减少2566万元,下降14.3%;公务用车购置费和运行维护费比预算减少了8596万元,下降10.1%;公务接待费用比预算减少19万元。

具体到各个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除了像往年一样将出国团组、人次、公务用车购置数量及保有量等情况一一列明之外,今年还新增了“三公经费”的口径说明。

何谓“口径说明”?“三公经费”只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的统称,那么出国(境)费包含了哪些内容,除了机票、住宿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项目?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是否包括油费、保险费?这些问题都在“口径说明”中得到解读。

以市交通委为例,昨日公布的“三公经费”口径说明中明确,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