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教育视界:江苏高等教育高地缘何崛起

2013年08月15日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近700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然而,截止到7月上旬,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近80%。自2005年以来,江苏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左右,2012年达96.91%。江苏高校为何能在就业率上高出一筹?

江苏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现有普通高校130所,在校生超过181万人,均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1%,比全国平均高出17个百分点。然而,江苏高等教育的亮点决不只这些。正如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所说,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逐渐实现由规模扩张、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转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及技术技能型等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主要内涵建设指标仅次于北京、跃居全国第二位。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挺进,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鲜明轨迹,堪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

从“快”到“优”,内涵发展成为主旋律

“快”曾经是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特点。早在1996年,江苏即在全国率先扩大招生规模,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2000年,江苏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2000年到2010年,全省普通高校从71所增加到126所,在校生从47.5万人增加到177.4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为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实际,江苏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大规模新建、迁建或扩建高校,高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江苏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小规模、简陋型办学向大规模、高标准办学的跨越式转变,也为顺利实现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以来,江苏高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建设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建设高教强省为目标,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导向,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促进高校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

2010年,江苏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2011年8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分别代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标志着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入了新的实质性阶段。

过去,苏南地区高校集中,而苏北高校偏少。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利用规范独立学院发展的契机,适时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继无锡太湖学院第一家规范改制为民办本科高校后,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等都分别从母体学校迁出,到苏北、苏中的市、县独立规范办学。此举措不仅优化了高等教育布局,而且吸引了市、县政府和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从2010年起,江苏省每年投入10亿元,在全省高校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目前,122个立项学科的财政投入和自筹经费累计达到51.1亿元。

从2011年起,江苏省实施“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每年选派300名教师、50名校长到世界200强高校的优势学科深造。

这一系列举措,使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由“快”向“优”“华丽转身”,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实现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