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健 虞金星
2013年08月01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军乐,古来有之,未曾断绝。三军开拔,沙场点兵,凯旋回师,将帅授勋……种种场合,都离不开或雄壮或苍凉的军歌,这是古代军营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建威武,扬德风”,是军乐很早就被认识到的重要作用。
到了现代,军乐理念不断发展,军乐的司礼功能与军中演出演奏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展现军威,激励斗志,振奋精神,是军乐声带给人们共通的感受。“犹如鞺鞑的鼙鼓声浪喧天。或者如那浩茫的大海,轰隆隆地鼓浪向前,打在那万仞的岩头,撼地的声音随水花飞溅……”军乐壮宏,最能凝聚听众精神,产生特殊的凝聚力。因而,较之于其他,军乐成为在礼仪及相关大型场合中备受重视的艺术样式。
在国防大学高大的校门前,一首热烈而庄重的《欢迎进行曲》不知曾几度响起。这首中国人民解放军欢迎外宾及举办重大庆祝活动时常用的军乐名曲,已让国防大学的一支年轻的女子军乐队熟悉得如同呼吸。她们,是全军惟一一支迎外女子军乐队,为铿锵军乐添加了别样的魅力;她们的演奏,常常是那些远道而来、身着戎装的客人们,对这所学校,乃至中国的军队的第一印象。
使命中响起乐声
北京西郊百望山,时人称为“太行前哨第一峰”——八百里巍巍太行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百望山下,雄踞着一所同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从红军大学到抗日军政大学,到1985年12月正式以“国防大学”命名,几十年来,它不仅培养了大量高中级军官,更成为我军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国防大学女子军乐队,正是一支为国防大学奏响迎宾乐曲的特殊队伍,这支军乐队几乎与国防大学的命名同步诞生,与国防大学对外交流的使命同行。
1987年11月23日,是女子军乐队首次亮相执行正式任务的日子。她们奏响迎宾曲,迎接美国国防大学校长豪斯迈中将一行。《欢迎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美国水兵圆舞曲》……刚柔兼具的演奏,让关心这支队伍创建的时任国防大学校长张震倍感欣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支女子军乐队的成立,正源于张震将军的一次访美经历。
中央军委批复的国防大学建校方针中有三个“面向”,“面向世界”正是其中之一。这绝不只是说说而已。1987年初夏,张震将军以古稀之年亲为表率,带队赴美进行交流。在当地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美军一支女子军乐队的突出表现,激发出了中国将军“面向世界”的新念头:建立一支我军自己的迎外女子军乐队。军乐,兼有仪仗和音乐表演激励士气的作用,在以对外交流为重要使命的国防大学,更可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
由3名女军官、27名女战士组成的军乐队很快就成立了。从此以后,女子军乐队开始了与国防大学的对外交流密不可分的光荣岁月。从组建到现在,女子军乐队已先后为100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进行仪仗演奏,为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开办的150多个国家的高中级军官培训班进行过500多次重要典礼演奏,完成国家、军队赋予的外事礼仪任务2000余次。
军乐队的陈列室里,放着一摞军乐光盘。这是一位德国将军送给军乐队的礼物。2008年,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承办第四届中德高级军官安全政策研讨班,军乐队担负开班式的典礼演奏任务。参与研讨的德方代表团团长里希曼将军记住了这支女子军乐队,后来还专程托人为军乐队带来他精心挑选的德国军乐光盘作为礼物。
这支年轻的队伍,因为良好的形象、过硬的素质、较高的演出水准,已经成为国防大学的亮丽名片。谈起这支军乐队,国防大学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许森充满自豪:“我们的女子军乐队每年都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任务,并且下部队基层演出,她们个个一专多能,整体素质非常高,多次集体获奖,多次得到军委领导的表扬,曾被军委前副主席张万年称赞为‘全军最好的业余军乐队’。”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