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健 虞金星
2013年08月01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汗水中谱写华彩
队长李红燕,是这支女子军乐队里最早的队员之一。她一路伴随军乐队,迎来又送走一拨拨队员,也最清楚队员们的艰辛付出。她告诉我们,别看这些年轻的队员现在都军乐演奏过硬,甚至每个人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专长,但实际上,她们刚进入军乐队的时候,大多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文艺特长,甚至连简单的乐谱都不认识。
人常说,军令如山。对这群战士们来说,她们面前,真的是如山的军令:从“一张白纸”起步,她们要在3个月内学会5首礼仪曲目的演奏,半年内达到熟练演奏25首礼仪曲目的基本水平。很多女孩子走进军乐队的时候,听到这个要求都分外紧张,担心不能完成任务。她们既要适应陌生的军营生活,又要面对专业的考验。而时间不容许犹疑。早上5点钟,她们起床练早功,一天的训练持续到晚上9点才结束。大家咬着牙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训练生活,因为谁也不愿意拖军乐队的后腿,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
采访的时候,我们见到一个年轻的战士胡晨阳,这位江苏姑娘留着齐耳的短发,整洁而干练。她的嘴唇上留有一道浅浅的伤痕,那是因为每天练号练得太勤,而被乐器磨破的。“像胡晨阳这样的例子,军乐队里太多了。”李红燕告诉我们,这群女孩子不只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为了培养适应能力,还有意在寒冷与酷暑的环境中练习,很多人都有受伤的经历。
“这就是我们的军乐队员,一群可亲可爱的女孩子,你要说她们哪一点最可爱,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李红燕介绍说,为保证最佳的形象,她们的课程中有一门是芭蕾形体训练。但是成年人的身体柔韧度已经定型,因此这种形体训练难度很大,腰腿拉伤几乎不可避免,即便如此,也没一个人叫苦叫累,反倒是互相加油鼓劲,甚至在双休日也泡到练功房里。
谈起训练与演出,年轻的军乐队员们便有聊不尽的话题。她们参加了太多各种各样的演出,迎接高规格的外宾、深入基层巡演、受邀专项演出……每次表演结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军乐队员们说,最大法宝就是:每一次出演都如同赴战,不到尽善尽美决不罢休。
军乐队曾演过一个歌伴舞节目《渴望出征》,这是一个充满力量与激情的舞蹈,排练的时候,指导老师告诉队员,一定要像男兵那样硬朗刚劲,表现出女兵的飒爽英姿,把出征的那种“渴望”与“义无反顾”传递出来。一遍又一遍的训练,女队员们不仅仅把这个节目练到了炉火纯青,更产生了对表演的独特体认,有队员说:“渴望出征不只是一个节目,更是一种精神状态,此后在面对每个任务时,都仿佛有种‘出征’的感觉,激励我们用十二分的热情去面对它。”
有一次演奏时,一位女队员不慎踩上了地上的图钉,鲜血从她的鞋底渗了出来,但是为了不影响全局,她强忍疼痛,与队友密切无间地完成了所有规定动作,直到演奏结束,她才瘫坐在地上,被队友送往医院。
军营中绽放青春
在国防大学里,女子军乐队有自己的一方“营地”。走进她们的“营地”,房间里一尘不染,被单叠得整整齐齐,图书房里摆满了书刊,走廊的两侧墙壁上挂满了演出后的集体留影。仔细看过去,分明是女子军乐队从创建到现在一路走来的光荣历史。照片里的很多女兵,早已服役期满离开军乐队了,但她们演出的身影、灿烂的笑容,依然被保留在了军乐队的画廊上。那里面,藏着太多的故事与记忆。
这些女兵吃住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练功也在一起。女兵们对自己的团队很珍视,对队员之间的感情看得很重。战士王珊说:“记得有一次大家吃了饭一起去礼堂排练,因为实在太疲劳,很多人裹着军大衣在观众席上就三三两两互相依靠着睡着了。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很感动,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场面,再苦再累,大家都互为依靠,一起承担!”
为锻炼这支队伍,国防大学组织军乐队员踏上了“井冈行”的征程,重温革命前辈的精神传统,并一路为老区人民慰问演出。为给队员们补充文化知识,学校又特别购置了各种文化图书,并专门请来文化课教员,为军乐队开课授学。在军乐队里,这些姐妹花迅速成长,几乎每个人都既是小行家,也是多面手。
对李红燕来说,军乐队意味着更多。国防大学的特殊性质,使军乐队面对比地方大学乐团更多的责任与困难。地方大学的乐团队员常可学满4年本科,甚至可能在研究生时继续留团。而国防大学女子军乐队的成员多数是普通士兵,常会在两年服役期结束后离开部队。任务质量的严格要求与队员的快速流动之间的矛盾,是军乐队一直面对的挑战。一年年,送老兵,带新兵,这支大部分时间处于新老交替中的队伍需要完成大量的迎宾任务——旁观者难以想象,她们要克服多少压力与障碍。
2009年,军乐队开始迎来大学生入伍。王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科班出身,就是在那一年入伍来到军乐队。兵员素质的提高,让带领队伍的李红燕感受到了一丝可喜的变化。与此同时,合同制队员的加入,也让军乐队的稳定延续有了更多底气。2009年入队的杨畅和阮贤娴,便是非现役(无军籍)的签约演员,但她们很快就能“入乡随俗”,和战士们一样,把演出工作叫作“出任务”,而且,她们同时还担负着另一个任务——做战士们的音乐老师。
对这群身份背景各异的军乐队员来说,于军营绽放的这段青春时光,或许是她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经历。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01日 24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