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国土资源部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初步体会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 董祚继
2013年07月29日16: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学习十八大报告的初步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土资源支撑各行各业,影响改革发展,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极为重要。

十八大报告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国土资源工作全过程,更加主动地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国土资源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对国土资源工作来说,更加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的履职要求。

国土资源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要素,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国土资源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效率与公平、开发与保护、服务与监管以及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代际之间等一系列关系,归结起来,一是要正确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落实到国土资源工作中,就是保障发展应当更加有力。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落实到国土资源工作中,就是保护资源应当更加有效。二是要正确处理维护国家资源利益与保障群众资源权益的关系。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落实到国土资源工作中,就是在依法维护资源开发秩序、保障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确保国家资源安全的同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应当更加坚定。大量实践表明,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利益与维护群众资源权益并非零和关系,只要应对得当,可以在科学发展中达到高度统一。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国土资源工作自觉融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始终把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提高资源保护水平、维护群众资源权益作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在保发展、保红线、保民生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较好地履行了部门职责。

面向未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土资源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担负着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是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决定了资源约束将长期存在。我国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和25%,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品位低、贫矿多,难选冶矿多。另一方面,经济长期较快发展导致对资源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近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增速比前十年平均值提高0.5~1倍,但也未能赶上快速的需求增长,2011年原油、铁、铜、铝等对外依存度均在55%以上。近年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实际需求在1000万亩以上,与用地计划指标之间的缺口不断增大。未来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较快发展,无论土地还是矿产资源需求都将呈现更加强劲的增长态势。伴随资源瓶颈制约日趋严重,由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利益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土地财政”和“矿业经济”受到地方追捧的情况下,要求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矿产开发利益的诉求和纠纷不断增多,潜伏的社会风险不容低估。面对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我们必须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把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努力稳定土地供应。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用地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稳定土地供应,意味着既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切实降低经济增长的土地消耗,又要实行差别化管理,加大土地内涵挖潜、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的力度,多渠道拓宽建设用地供应。我国长期粗放扩张积存了大量建设用地可以盘活利用,同时我国国土辽阔,可以腾挪利用的空间很大,只要政策适当,稳定土地供应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妨碍节约和合理用地的思想观念和制度机制弊端。要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各项试点,着力打造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制度平台,以尽可能少占地特别是少占耕地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

第二,加快实施找矿突破。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产生的巨大资源需求,在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和完善多元供应的基础上,必须把立足点和注意力更多放在国内,切实加大找矿力度、增加资源储备,这是遏制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上升势头、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加快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地质找矿新机制,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平台,全面落实“358”目标,尽快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要加强清洁、高效能源资源和新矿物材料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在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有效调整能源结构向清洁、高效、安全方向的转变,巩固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三,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粮食安全的特殊地位和耕地供需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耕地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要坚守耕地数量红线,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和计划的统筹管控作用,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要坚守耕地质量红线,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认真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积极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土壤地质调查成果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在有条件地区强制推行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要坚守耕地生态红线,发挥耕地绿色隔离、碳储碳汇和文化传承功能,对退化耕地进行生态重建,在生态脆弱地区和后备资源枯竭地区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途径。

第四,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矿产资源保护,坚持点上开发与面上保护并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要加强重要优势矿产资源保护和开采管理,合理控制焦煤、肥煤、气煤等特殊煤种的开采规模,继续对钨、锡、锑等特定矿种实行年度开采总量控制,对萤石、高铝耐火粘土等优势矿产实行限制性开采,严防过度开发稀有、稀土和稀散等新兴材料资源;要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管理,加强对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监管和保护,建立重要矿产地战略储备。

第五,着力维护群众权益。资源开发利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资源合法权益放在国土资源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赋予农民合法有据的权利保障;加快改革征地制度,落实“缩小范围、提高标准、分享增值、多元安置、程序公平、救济有效”的总要求;规范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构建矿山企业与当地群众利益共享机制,使资源开发收益更多地向当地倾斜、更好地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八大报告科学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完整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系统谋划国土资源工作,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奋力开拓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十八大报告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土资源是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是民生所依、国计所系。国土资源改革发展融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完善国土资源市场配置和宏观调控机制,加快实现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法治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国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构筑国土资源社会管理平台,促进和谐国土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方位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法制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国土资源工作新格局。

(责编:高雷、权娟)


相关专题
· 中央国家机关“我与十八大”主题征文选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