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国际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

杨  剑

2013年07月24日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赠鱼不如赠渔
  徐鹏飞绘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在全球发展中凸显。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积聚财富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被排除在信息技术带来的机会之外,远离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数字鸿沟并非孤立问题,弥合鸿沟还需国际社会多方努力

如果从阿帕网的发明算起,网络技术已经存在45年了。当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在全球网络中传播时,全球的财富也随之积聚。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革命成就了微软、谷歌等林林总总的“数字帝国”,一些发达国家在数字领域不断攫取财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被信息社会忽略的地区依然落寞无助,技术的扩散并未如预期那样迅速地给贫穷地区的人民带来福音。

全球互联网使用者中只有7%的人来自非洲

数字鸿沟是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指信息社会在快速发展同时,一大批国家和人群被排斥在获取信息技术的机会之外。他们因无法分享新技术文明的成果而与现代化和全球化脱离。

目前,非洲只有15%的人口使用互联网;在全球所有互联网使用者中,只有7%的人来自非洲。信息技术贫困变成了21世纪的新型贫困。经济贫困与技术贫困的叠加致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贫困再恶化。数字鸿沟同时还是社会的鸿沟,可能造成包括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在内的新分裂,并导致未来的差距。若不能尽快改善获取信息技术的条件,信息技术落后国家必将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继续落后,国家间信息化差异的扩大也势必给全球化社会的治理带来巨大障碍。

近年来,尽管一些落后国家的技术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国际数字鸿沟又以新的方式出现,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数量的鸿沟延续的同时,质量的鸿沟进一步加剧。进入21世纪后的10年间,技术的深化和扩散同时发生。技术深化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互联网用户没有大的增加,但是网络功能、上网速度、社会对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已进入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技术的低端部分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尽管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的绝对数量有所上升,但其整体水平还处于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数字鸿沟的表现已经从“数量”和“接入”的不平等,转向信息技术“质”的不平等,其中包括设施的功能升级(宽带技术、第二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以及用户的经验和能力的变化。

第二,发展中国家阵营内部的数字鸿沟正在扩大。部分国家实现了技术的飞跃,拉开了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距离。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发挥本国资源优势,采用新技术建造信息社会,并参与信息技术生产的国际分工。这种跨越式发展使得欠发达国家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技术进步的发展中国家。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