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最新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热点解读:七成新增网民手机上网

记者  喻思娈

2013年07月18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第三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三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应用热点逐渐向手机端转移。

微信、打车等生活应用创新,手机稳坐第一上网终端

最新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网民2656万人,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从CNNIC历次报告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较快增长,我国大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网民增长率2010年就进入慢行通道,增长空间向低学历、农村和中老年人群转移。

虽然总体趋缓,但手机端网民增速仍有不俗表现。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与此同时,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则略有下降。

报告还显示,在新增加的网民中,7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第一来源,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2012年上半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说,3G的普及、无线网络发展,为手机上网奠定了用户基础和网络基础。

“一些专属于手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提升了网民的使用动力。”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副主任陈建功认为,应用的创新是激发手机网民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诸如微信、地图、购物、打车等基于真实生活的应用,提升了手机网民的使用黏性。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