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5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徐鹏飞绘 |
![]() |
德国对美信任度大大降低 |
随着斯诺登事件持续发酵,美国监听欧盟总部及多个欧盟国家驻美使馆的丑闻让欧洲大陆倍感震惊和愤怒。欧美跨大西洋联盟再一次遭遇重大打击。但是,彼此矛盾并不会彻底动摇美欧联盟的根基。这对盟友既不会分道扬镳,也不会相濡以沫,合不来又离不开,“唯利是图”是其实质
亨利·济克斯(德国资深媒体人)
托马斯·斯内加霍夫(法国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辜学武(德国波恩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全球研究中心主任)
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赵可金(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尤里·达杜什(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项目主任)
马修·伯奈(比利时鲁汶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棱镜门”给欧洲人上了一课,其核心内容是:你最信任的人不一定最信任你
亨利·济克斯:我曾作为德国一家广播电台的记者在美国驻站10年,如今美国的政治伎俩让我“出奇愤怒”,再也不想去美国了。尽管每个国家的情报机构都会搜集情报,但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欧洲盟友广泛实施严密窃听和监控,这不是对朋友的做法,让我们彻底丧失对美国的信任。美国将德国列为监控中的三等国家,其严密程度同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无异,对德美两国关系的损害将超过越战和伊战。
托马斯·斯内加霍夫:欧盟范围内对监听事件的反应可以用“震惊”来形容。这几年,欧盟一直在向美国提供自身的机密信息,例如2010年签订的Swift协议,允许美国查询欧盟的金融交易信息,以便追查恐怖分子的资金流动情况;还有2012年通过的乘客信息共享协议,规定欧盟要向美国提供赴美航班乘客的个人信息。所以,当欧洲听说美国在监听自己,便有一种被对方“背叛”的感觉。
“棱镜门”爆出后,法国的反应十分强烈,使用了一些比较激烈的外交辞令,法国外长评论此事“不可接受”,政府要求美国尽快给一个说法。在具体行动上,法国既拒绝玻利维亚总统专机入境,也不接受斯诺登的入境申请。但尽管法国在言辞上批评美国,却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多少也有些自相矛盾。
辜学武:“棱镜门”动摇了欧美双方良好关系的根基,对未来欧美关系的发展有非常负面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棱镜门”使欧洲人从欧美价值共同体的梦幻中惊醒。“棱镜门”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对其人民进行全面监控的代名词。欧洲人感觉到,美国政府已经不把公民的隐私权和人身自由当回事了,美国作为西方价值体系捍卫者的形象受到了极大损害,欧洲坚信欧美价值共同体的人越来越少,而相信欧洲才是西方传统价值真正捍卫者的越来越多,这必将对未来欧美关系的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棱镜门”深深震撼了欧洲的政治精英,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被认为是欧洲最忠诚朋友的美国,根本没把欧洲当作贴心人。尤其是德国的政治精英,当他们得知德国在美国政府绝密文件中充其量是一个第三流可信任的伙伴时,几乎到了愤怒的边缘。“棱镜门”给欧洲人上了一课,这一课的核心内容就是:你最信任的人不一定最信任你。如此一来,对美国持不信任态度的欧洲政治家会越来越多,这必将加速欧洲摆脱美国影响的进程。
冯仲平:从近日法国、德国和欧盟领导人的表态以及很多欧洲国家媒体的反应来看,美国对欧洲展开的大规模窃听行为,确实引起了欧洲上下的震惊和愤怒。这是自奥巴马2009年上台以来美欧跨大西洋联盟遭遇的首次重大打击。美国在欧洲的形象无疑受损,欧洲对美的不信任感大增。
众所周知,小布什时期由于美国在国际上推行单边主义和军事反恐战略,特别是不顾法、德等盟国反对,一意孤行发动伊拉克战争,曾在欧洲引发强烈的厌美甚至反美情绪。与此类似,“棱镜门”在欧洲各国同样引发了强烈的不满。法、德以及欧盟领导人的不满主要源于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华盛顿将盟友分为三六九等,没想到美国连盟友也不放过。虽然之前肯定也明白美国与每个联盟的关系不是等距离的,但窃听事件所揭露的事实还是让被视为“三级伙伴”的德、法精英们一时难以接受。
对于欧洲普通公众来说,在整个“棱镜门”事件中,他们最关心的是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欧美双方事实上在“9·11”事件后一直存有分歧。很多欧洲人认为美国过于强调安全问题,对于个人隐私则重视不够。斯诺登公布的美国“棱镜计划”以及美国对欧洲国家实施的“全面监控”,无疑进一步强化了欧洲民众对于美国的不信任。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