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据人民网)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之于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路人皆知。特别是当今时代,谁抓住了人才,谁就有了加快发展的主动权;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有了开创未来的金钥匙。可以说,目前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才机制不活、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发挥效率不高有着直接关系。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抓人才工作的意识,天下皆才而满目无才。此次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抓住了人才工作的牛鼻子,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那么,强烈的人才意识要“树”在哪儿?
要树在领导干部的心坎上。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话用在今天虽然不太合适,但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影响甚大,在如何对待人才的问题上更是如此。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这些要求应该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原则和行为规范。
要树在整个社会的风气上。人才能不能用起来,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着莫大干系。过去,干部群众爱才惜才、尊重人才,现在,尽管时代和环境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但好传统不能丢。否则,都嫉贤妒才,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社会发展就会陷入被动。所以,应当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求贤若渴觅人才、不拘一格荐人才的良好风气,让各级各类人才受尊重、受肯定;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业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八仙过海、各尽其能。
要树在组织部门的行动上。组织部是人才之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人才多不多、作用发挥的好不好,与组织部门怎样对待人才工作密切相连。换而言之,注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努力用好各级各类人才,既是坚持公道正派、坚守党性原则的需要,也是做好本职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的需要。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大力选拔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激励整个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激励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