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曾在“之江新语”发表短论: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他说: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入党为什么?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入党是为了解放全中国、翻身做主人,在建设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带领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而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思想碰撞激烈化的大趋势下,有些干部一味地追求地位、贪图权势,忘记了入党时许下的誓言。在全党上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当下,重提“入党为什么”十分必要,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当官做什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首街头巷尾传唱的歌谣,是群众对官员的期待。当官要为民做主,就必须做到官权合一,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为官之道,在于合理用权,把权用在为民谋福祉上,把权放在发展经济事业上,把权使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为群众所拥护,无愧于人民公仆的称号。
身后留什么?是像杨善洲那样“一身清白、两袖清风”,是像刘志军那样贪污腐败、身陷囹圄,还是像李刚那样滥用职权、纵容子女?杨善洲式干部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留下了一世清名,得到群众的爱戴尊重,刘志军式干部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留下人生无尽的悔恨,李刚式干部只能望着子女嚣张跋扈的身影叫苦不迭。身后留什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他们留下了心系人民、胸怀大局,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才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最该去传承和弘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