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栋:在服务群众中获得美誉
用电是人民群众的刚性需要,电力部门是 “电老虎”还是 “电小二”,要用行动作出回答。新绛县供电公司安全运检班长、80后党员赵栋扎根岗位,矢志奉献,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得到认可,获得美誉。
赵栋的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一场特大暴风雨席卷县城,多条线路掉闸断电。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负责人坐镇指挥,成立抢修队,奔赴各故障线路进行抢修。作为运检班长的赵栋,已经一夜未息,职业性胃痛又犯了,但他对大家说:“灾情就是命令。苦累病痛不算啥,群众盼着早日恢复供电。”刚下过暴雨,田地松软,大家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巡线路上,一会儿爬杆、一会儿测绝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一条条白色的汗渍印在蓝色工装上,豆大的汗珠从安全帽带下滑落……
去年夏天,35千伏三泉线停电,导致为新绛县城提供生活用水的三泉水库不能正常提水,人民群众用水成了大问题,亟须在长达7.1公里的线路上排除故障。赵栋等经过一天的连续奋战,发现隐蔽故障6处。之后,大家一刻也不怠慢,更换瓷瓶,连接线路,终于在晚上22时许完成工作,送电一次成功,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事后,群众登门道谢,为他们送来 “光明使者”的锦旗。
现代化手段的延伸,新鲜血液的输入,使新绛县供电公司员工平均年龄更加年轻化。赵栋与众多作风正、肯奉献、有激情的党员,在实践中成长锻炼,他们约法三章:工作不特殊,服务不吃请,落实不走样,很好地发挥了党员的作用。
赵鑫娥:小妮子荒滩种木耳
在一片绿色杨树林下,一座宽敞的食用菌棚格外显眼,实验室、库房包装、办公住宿一应俱全,新荣区第一家由大学生村官创办的合作社——科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3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记者见到皮肤黝黑的小赵时,她正带领8名大学生村官对新收黑木耳进行分捡包装,“这可是绿色健康食品,外观、口感都不错,每斤45元,有许多回头客呢。”
小赵叫赵鑫娥,兰州商学院的毕业生,今年31岁,2005年5月入党,2007年成为大同市新荣区李大头窑村村官。她到田间地头问计调查,听到百姓抱怨最多的就是种地收入低,小赵决定自己先投资,带头搞示范,风险个人担,有了效益再带动大家一起干。
新荣“四荒”面积大、气候凉爽、无环境污染。2010年,小赵承包百亩荒滩作试验田,用硫酸亚铁混合牛粪、鸡粪、兔粪等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平衡。种下玉米,并间隙套种木耳,每亩收入1万余元,让村民惊讶不已。当年说她犯傻的人也开始刮目相看:这个外表柔弱的小妮子不可小瞧。
接着,小赵又争取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向亲戚朋友借钱,建成黑木耳研究培训创业示范基地,扩大生产规模。
她分别在阿里巴巴、淘宝网和QQ上设立网页,将黑木耳相片信息发到网站上。从去年开始,她向农民孙天增、王老大等免费提供菌棒,使他们年收入大幅增加,将黑木耳开启农民致富门的金钥匙。
“农村苦一些,但能锻炼人;累一些,却能考验人。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绝不会打退堂鼓……”赵鑫娥坦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