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由此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相互协同,形成整体合力。
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各种资源有效整合,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围绕这个要求,江苏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推进体制创新,构筑“三个体系”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科研投入体系、政策体系建设,消除制约科技进步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一是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分类推进科研机构改革。应用型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实施内部人事、用工、分配等管理机制方面的改革,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十五”期间,全省应用型科研单位全部完成企业化转制,90%以上转制单位实行了经营者和技术骨干持股。同时,完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评价体系,引导科研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二是完善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2005年提出的10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针对性强,有利于形成集成效应。这些政策涵盖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政府采购、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加大了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主要包括:支持企业开展创新,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实行成本列支、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科技创业,对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业、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行优惠政策;支持产学研结合,采取财政建立专项资金、实行贴息、信贷担保等形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对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建设和运行,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设立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大支持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保护知识产权地方法规,为发明创造、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三是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科研投入体系。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带动企业和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度增长。“十五”以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4.5%,企业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全省创业投资基金年均增长55%以上,基本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二,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高效服务
完善的服务平台,既是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也是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条件。围绕优化科技创新服务环境,江苏着力推进四大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促进科研与生产对接为重点,构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定期举办江苏科技成果交易会、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无锡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创建江苏省科技成果交易网。这些博览会和网站集技术成果交易、新产品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为科技人员与企业家互相交流提供了平台,使成果拥有者和资本所有者都能在更大范围寻找各自的“主顾”,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问题,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二是以“整合、完善、提高、共享”为原则,构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格局,促进科研单位和高校科技资源向企业、社会开放。例如,南京工业大学,面向中小企业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既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设备开展研发活动,也可以委托学校进行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形成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机制。许多开发区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建设专业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例如,常州高新区投资8亿元,建立创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向400多家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了上百亿元规模文化产业集群。目前,全省已建成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0多家,“十一五”期间,累计受益的企业10万多家次。
三是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鼓励金融信贷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创新融资平台。财政加大科技投入,采用贴息、担保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信贷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出台促进创业风险投资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全省创业投资机构数、资金规模、投资项目数均居全国第一位。
四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宗旨,构建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省市县都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政策,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办好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目前,江苏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85名,省“双创计划”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1793名。“十一五”以来,全省共资助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0752名。
第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推动科学决策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各方面专家的作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决定前,采取多种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依靠专家的力量,搞好科学论证。例如,江苏沿海开发就是在专家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06年,省委、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沿海发展调研和论证,30多位院士、200多位专家参加,前后一年多时间,围绕11个专题进行科学论证,研究的成果和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多年来,江苏各级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之间,形成了多种交流平台。例如,南京大学承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成立的江苏发展国际咨询委员会,2001年开始的每年一度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都成为领导干部与专家学者、企业家交流的重要平台。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自1997年创办以来,围绕江苏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起到了积极的咨询作用。江苏发展国际咨询委员会,首期聘请的18位顾问都是国际上著名的经济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每次会议的成果不仅有利于开阔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决策水平,而且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省委、省政府每年举办的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班实际上是制度化的交流平台,每期围绕一个专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作报告,不仅为大家增长知识、增进共识、增添才干起到了“充电器”、“加油站”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决策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是将更多机会留给勇于创新的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必须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以创新赢得未来,以创新再创江苏发展新的辉煌。
(原文19000多字,本报刊载时作了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