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湖南省安委办召集浏阳烟花企业负责人举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台上正苦口婆心劝诫企业负责人抓好安全生产;而台下听者却仰头大睡。主持会议的副市长忍不住切过话筒大声说:“请大家喊醒睡觉的同志,认真听讲。”会场秩序好转约20分钟后,拿手机玩游戏、歪着脖子睡觉的现象再次出现。记者拿着手机在会场随意抓拍,不到5分钟,就拍到10多位呼呼大睡者 。(6月3日《湖南日报》)
看到这则报道,我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湖南省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可谓是空前,启动了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出台 “企业负责人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统一制作 “七条规定”标牌7626块,免费发放给全省各相关企业,以此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何以出现会场上企业负责人开会打瞌睡玩手机现象?他们为何如此大胆?这到底是谁的错?难道仅仅这10多位呼呼大睡者为此难堪?
出现这种尴尬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不良的会风改变了参会者的“主体意识”。在现实会议生态中,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地方与部门不在少数。有些已经下发文件、材料,下级部门已经了解会议精神,根本不必要召开的会议也照开不误。不少会议缺乏实际内容,讲话领导照本宣科、老生常谈;不仅会务名目繁多,议程也“又臭又长”。一旦参会者产生“听了也白听”的想法,难免会有打瞌睡的“冲动”。
另一方面,“重形式轻实效”的不良会风也容易让参会者罹患“会场嗜睡症”。各种名目的会议早已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但客观来讲,很多会议本身都只是按照一定之规“走过场”而已。据粗略统计,全国人大所立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有10多部,国务院制定的各种条例达50多部。此外,国务院还发布了30多个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各部委的规章有100多个。也就是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不是制度不健全、会议开得太少,关键是执行不力。在已经公开报道的全部安全事故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违反法规的,其中不少甚至就是“顶风作案”。
副市长唤不醒会场“瞌睡虫”再次提醒我们要精简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开短会的,不开长会;能合并开的会,不单独开;能开视频会的,不“面对面”开……一个人能说清楚的,其他人就不要“补充”;发言的时候,开门见山讲“干货”,讲短话、掏真话、说实话。多留点时间给基层干部,让他们沉下心来深入执法,抓落实、抓发展。
少开会,开短会,中央领导一直在作表率。希望各地能够继续动真格,像严打公款吃喝一样,向冗长无用的会议宣战,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