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深聚焦: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

记者  姜泓冰

2013年04月25日08: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注重结果到注重参与,任重道远

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发起人之一、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说,国际上,公共艺术受到关注不过是近25年的事,国内公共艺术渐热更是近几年的事。近日,公共艺术已被教育部列为独立学科,导致各美术院校纷纷上马公共艺术专业,但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参差不一,亟需建设高水准的学术平台。他们希望能与西方艺术界一起重建当代公共艺术的话语体系,也希望让社会更多了解公共艺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国内城市、乡村建设产生影响。

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主题是“地方重塑”,论坛则重点聚焦于“公共艺术与社会发展”与“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两大块内容。获奖案例大都将公共艺术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关注和诠释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关注空间环境,关注人文、历史脉络与公众日常生活,以可见的方式,重塑着城市或乡村的文明和大众文化生态,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记者观察到,在141项参评的公共艺术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西方对公共艺术理解的差异:

亚洲案例多着眼于从改善公共环境出发的装饰美化功能,西方推荐的公共艺术项目则更关注人的公共生活精神与和谐境界的提升;亚洲公共艺术多从文化表现入手,西方公共艺术则偏重于从观念出发;亚洲公众把公共艺术看成是对艺术作品的赏析,注重结果,西方人把公共艺术看成是一种运作机制,更注重其过程和民众的参与。

对此,有学者评论,中国的公共艺术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注重给予受众结果的呈现,到注重让受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中国的公共艺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翁剑青教授看来,公共艺术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应当属于人民大众。“当代艺术的生命力恰在于它对于社会日常生活的介入,对于地方环境及文化形态的积极干预。中国的当代艺术,已有了很好的开端。”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4月13日至15日,中外专家还分别对正在进行的“上海地铁公共艺术”、“上海世博园区改造”等几个中国城市公共艺术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

“上海的变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典型代表。提倡多元、开放的公共艺术与上海的城市精神相契合,能得到城市文化上的支撑。上海地铁、世博园区改造两大重头项目规划对于公共艺术的考量,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袁雯表示。

记者了解到,根据上海地铁公共艺术整体规划方案,上海会在22座地铁车站建立艺术展示橱窗、展位,360座车站内各出入口和通道、约3000节地铁车厢,都将成为公共艺术综合的空间。设想中的展示方式,既包括综合材料、装置、模型等实物和招贴、广告、摄影、绘画等平面展示,也有多媒体类:包括动画、视频、音乐、互动装置和信息发布、儿童涂鸦、主题竞赛等活动。据悉,利用每天有数百万人流动的地铁空间,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留住城市记忆,已成为上海的一项重点工作。不久前,吴冠中两幅经典画作《狮子林》、《玉龙山下古丽江》的高仿真作品就首次进入地铁站厅展出;每周六、日在地铁人民广场的“地铁音乐角”都有公共文化志愿者举办的公益演出,很受市民乘客欢迎。

上海后世博园区的开发,也为公共艺术留了巨大空间。世博园区原有的交通主干道“世博轴”被改名为“世博源”,约19.6公顷的滨江土地,将建成集商务、会展、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独一无二的超级商业广场”。如何在空间开发中,留下可以触动世博会这个“时代集体记忆的闸门”,也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独特文化课题。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