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物权融资公司搭桥 土地收益担保贷款

蹲点·沉下去观察中国:让农民不再等钱花

——来自吉林省东丰县的调查

记者  孟海鹰

2013年04月24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农民能否承受经营风险?

限制贷款期限、额度、用途等,转包时借款人优先

由于利率低、操作方便,而且除非真的还不上贷,农民都不需要付出实质性的代价。当农民如期归还金融机构借款后,公司与农民达成的土地流转合同自动解除,农民也可以提前还款。因此,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一推出就获得了农民的欢迎。

“这一阵来贷款的农民太多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常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办理贷款业务。”东丰县农资局局长、县物权农业融资公司董事长孙秀海说。

据了解,每年12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吉林农村备春耕用钱的高峰期。目前,农民贷款主要用于春耕、孩子上学、盖房子、治病等。还有些村民贷了款后,将土地转包出去,自己拴个车跑运输啥的,做起了买卖。

金融机构的贷款热情也受到鼓舞。东丰县农村信用社副主任孙凤岐说,以前钱干闲着,没合适的贷款品种和方式,农户想借钱借不到,我们心里也干着急。这个新贷款品种有物权公司做保障,风险防控得好,对金融机构来说很利好。

如果农民有足够的偿还能力,那么这个贷款模式不仅能救急,也能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从而实现双赢。真正的风险来自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因为农民在市场上也处于弱势。

因此,吉林的试点方案对贷款金额、期限、用途都作了一些限制。重点支持借款人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性、经营性需求,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消费行为。贷款期限原则上为1至3年,最多不超过5年。借款人可申请的最大金额,为实际流转面积收益评估价的70%,再乘以贷款期限。

东丰县委常委、副县长孙文昌表示,评估后的贷款数额不宜过大,还是以3万到5万元比较稳妥。

如果在这些条件限制下,农民经营失败,不能按时偿还贷款,物权公司将流转获得的土地经营权另行发包,用所得款项偿还金融机构,转包期满后土地经营权再回转给承包人。

转包期间收益除去还贷如果有结余,这部分将返还给原农户。转包还款时,土地的直补、综合补等款项仍然发给原农户所有。为了保障承包人的权益,吉林省规定,再发包时借款人享有优先承包权,其所在村的成员也有优先权。如果这些人放弃权利,公司另行发包时要进行公开招标,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据初步测算,这个贷款模式推行后,每年可为吉林省农民增加信贷投放200亿元。不过,它在增强农民经济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经营风险。

尽管这不是直接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贷款,也不直接违背法律规定,但最终还是要靠土地产生的收益来冲抵借贷风险。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不过,这也许是农村获得金融支持要付出的最小代价。

“农户融资难,点多面广量小。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给了农民一个平等参与现代金融市场的机会。全国农民的权益性资产,都可以借鉴这种方式。”高材林认为,如果最有效的资产不能发挥资本功能,其他途径都是舍本逐末。

收益评估能否保持公正?

评估小组中有农民代表,土办法管用但缺乏权威标准

抛开经营风险不谈,土地承包收益价值评估,是保障农民权益的最重要环节。

目前吉林各地的做法是,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评估小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收益评估工作。评估小组以村为单位,由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农业站站长、经管站站长、村书记或主任,一名农民代表,共五人组织。评估工作在每年土地种植前的3个月内进行,即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对各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及流转价值进行评估,将评估报告提供给金融机构,作为公司承诺保证额度以及银行确定贷款额度的重要参考,有效期为一年。

高材林说:“评估现在用的是土办法,但却挺管用。现在,评估工作有三缺:缺权威机构,没有一个专门评土地收益的机构、缺人才、缺标准。省金融办就此正在进行专题研究。”

起到关键作用的物权农业融资公司,其权责关系、管理权限等也还要进一步明确。它成立时由各县政府投入50万元。将来人员、经费开支怎么办?对于并不富裕的县里来说,是一个现实问题。吉林各地将它挂靠在不同部门,有的挂在当地金融办,有的在财政局、经委等。像东丰县的公司就设在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局,他们的考虑是,管理局下属一个乡镇有一个农经站。该部门正好是负责发放土地使用权证,负责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土地纠纷等职能的,非常方便工作。

“物权公司的机构设置,现在是依附性的,我们建议未来应该设一个正式的机构,因为它的可持续性、专业性都非常强。这个就需要来自编办等各方面的支持。”高材林说。

此外,该保证贷款基本覆盖了全体种植、养殖、有生产消费需求的农民,大部分农民都有资格申请并得到贷款。贷款既可放给农民,还可以放给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如何防止农民流转出去的土地,被企业再度转包以获取贷款?遇到灾年或因不可抗力,农民普遍还不起款怎么办?

目前,相关部门也正在探讨保险及其他风险防范机制。比如农业保险,让农民适当参与商业险。比如风险防控基金。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惠农信贷周转保障基金,需要中央和省财政的支持,以省为单位统一管理。”吉林省金融办认为,农民除了土地预期收益,还有林权、草场权、泡泽水域的水权等预期收益,保证贷款模式的发展空间很广,可以进一步推进,以期全面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