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红梅
2013年04月19日0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小改造”背后是“大公益”
付费流程的改造使医院回归公益性本质,而不是“看到钱才救命”
从“先付费再看病”到“先看病后付费”,对医院来说,只是服务流程的一个小改造,意味着少盖一些收费章,多一些运营成本。然而,对于患者来说,这样的“小改造”却是“大方便”。
过去,我国居民看病大多是先垫付、后医保报销的方式,没有参加医保的患者全靠自付,造成没有经济条件的患者难以及时得到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人享有的医保体系建立,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覆盖人群已达到95%以上。因此,医疗机构开展“先看病后付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这种服务形式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患者不用再一单一清、重复排队,将看病的时间耗费在排队的中间环节,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彰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虎峰说。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卫生局局长贾绍友认为,对患者来说,这是一种支付方式的变革,患者不需要先凑一笔钱再报销。“先看病后付费”方便患者,也是公益性的体现。
徐俊波说,当初推行该模式,考虑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公立医院本来就有救死扶伤的公益性责任,应该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救治,不能让患者因为没钱而得不到救治。”他说,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该举措还提升了医院的可信度。在当年该市患者满意度测评中,该院同比上升12位,医疗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21.5%。
专家认为,患者先交出足够的现金再看病,服从医院的“生产程序”,医生所见更多的是“病”而不是“人”。付费流程的改造使医院回归公共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本质,即在疾病危及到公众的生命基本权益时,公立医院有责任对公众提供及时的救治,而不应“看到钱才救命”。患者则实现按需看病,权益得到保障。
在很多国家,尤其是有医疗保险的国家,“先看病后付费”是通行的形式。主要有三种:英国全民免费医疗模式,个人只要预约排队几周时间,无需支付费用或支付很小一部分;德国全民参保,个人只需支付自付的一部分;美国信用系统很完善,以个人的信用为担保,任何个人急诊到医院就诊都予以救治。医院开出费用清单,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由政府救助,如果有能力支付的不予支付医院,可以到法院起诉。
王虎峰说,我国各地开展的“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有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先储值,看完病将所有项目一起付费,不用在看病中间多次排队交费;第二种是先住院后付费,出院时一并结算;第三种是除了一些较贵的检查项目之外,在门诊的一般项目都是先看病后付费。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总体较低,个人自付金额较高,医保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对于医院来说,除了先储值的形式外,其他形式都需要医院垫付资金,面临患者逃费、欠费的风险。”王虎峰说。
3.建立医疗机构风险分担机制
基层已具备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条件
我国什么时候才能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马进说,保障医院的运营不受影响,是改革推开的关键。“患者逃费、欠费的坏账多了,医院的运营会受到影响,改革效果难以持续。”
如何解决好医院的利益保障问题?王虎峰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财政、民政部门应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兜底救助,如城乡特殊困难人群、急救急诊患者、“三无”(无身份证明、无责任承担机构、无支付能力)患者等,这部分人经济承担能力有限,需要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兜底保障。
建立医疗机构风险分担机制,对试点单位给予财力保障。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流动人员较少,服务对象是稳定的当地人群,他们有当地的医保,减少了医疗机构的垫付风险;而在城市大医院,外来的就医人群较多,不可能像当地参保人一样,由当地医保机构及时结算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风险较大。建议在一定区域内的医疗机构试点设立风险预备金或救助基金等,对医疗机构的风险进行分散和分担。
医保保障到什么程度,付费便捷就应达到什么程度。在保障体系的框架内,逐步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第一步,当地医保参保人应在参保地先享受“先看病后付费”服务,不用再重复排队缴费;第二步,逐步解决流动人口异地就医的服务问题,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需要进行医保信息联网、提高统筹层次、协调参保地和就医地双方结算事宜等;第三步,所有人都能享受所有项目的“先看病后付费”服务。
马进认为,当前上海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疗机构,面对的是当地医保患者,当地医保卡和银行卡征信系统是联动的,只要欠费,银行账户可作为信用担保,及时支付或冻结账户。“如果要实行该服务,将个人的就医卡和银行账户连接,或许是全面推行的关键。未来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给每个人建立单一的社保号,与银行等信用系统连起来,这样逃费问题就会变少了。”他说。
从现实情况来看,面向“三无”人员的国家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已出台。全国统一的社保卡发放近3亿张,到2015年,社保卡将发行8亿张,覆盖我国60%的人口。而各地卫生部门也在发放居民健康卡,覆盖农村人口。很多省份的社保卡、居民健康卡带有金融功能,为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奠定了基础。
目前,基层地区已具备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条件。“先看病后交钱,挑战个人诚信问题。然而,在全民医保和报销比例提高、个人花费减少的情况下,新农合卡成为信用凭证,加上信息系统的管理手段,使该付费方式的变革在基层实行比较容易。”吕富说。
成都市医管局总结了试点经验,认为改革的困难总体在可控范围,应成为医改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应加强医院和卫生、人社、财政、民政等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常态化的保障机制,为患者的生命救治兜底,体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