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建新 刘志强
2013年04月16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完善功能 夯实基础
打造开放平台
到访山城重庆,在江北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就踏上了两江新区这片热土。出机场驱车西行几分钟,便可看到20多公里长的围网隔出一片区域,里面布列着整齐的库房、厂房,标有“海关监管”字样的卡车进进出出。这里是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未来5年,保税港区将力争建成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
不靠海,不沿边,地理上先天不足,内陆与沿海最大差距在开放,最大潜力也在开放。内陆开放如何破题?
保税功能只是一个例证。3月以来,新区亮点频出。
先看物流。3月18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开行以来的首趟回程货班列,从德国出发,17天行驶11179公里,抵达重庆团结村站。目前,从团结村站延伸至保税港区的铁路线正加紧施工,建成后保税港区内货物可就地报关、就地装车,通过“渝新欧”直达欧洲中心;
再看信息。3月27日,太平洋电信重庆数据中心竣工投运,结束了重庆没有高等级数据中心的历史,对重庆云计算产业吸引全球客户、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未来,两江云计算产业将形成100万台服务器规模;
还看会展。3月28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迎来“首秀”——第十三届中国金属冶金展在此隆重举行,当天签约金额达到31.98亿元。未来这里将建成西部最大的会展城;
还有金融。定位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核心区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已开工建设金融楼宇500多万平方米,吸引20多家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
着眼于打造和完善功能平台,新区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开发主战场工业开发区,两年半累计投资722亿元,开建道路286公里,架设桥梁43座,开挖隧道8个等。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新区已实现良好开局,今后将加快形态和功能开发,推动更好更快发展。
瞄准前沿 集群发展
布局高端产业
1月22日,由重庆直投公司组装生产的两架恩斯特龙直升机在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实现首飞,“重庆造”飞机第一次翱翔天际。附近,瑞士皮拉图斯公司进军中国的首个通用飞机生产基地也正紧张施工……
抓住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调整机遇,新区一方面积极开掘市场需求,争取订单;另一方面率先开展低空空域改革,突破政策障碍,正打造一个集制造、研发、运营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链。“两江新区必须通过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内陆开发开放新路。”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说,地处内陆,我们要坚持“反梯度”转移,就是说一定要瞄准国际前沿,选择布局市场广、前景好、效益高、带动强的产业。
去年底,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项目落户新区,总投资328亿元人民币,将形成集制造与研发、面板与整机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为重庆加快建设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满足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
针对新工业革命浪潮下国内外市场对机器人的巨大需求,新区依托中科院重庆智能研究院,建设机器人专业孵化园和产业园。目前,已经设计出用于LED电路板生产和汽车摩托车制造的三款机器人。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鱼复工业园,年产值将达千亿元的长安汽车城正在崛起。同时,福特发动机、小康菲亚特发动机等项目已动工,上汽通用五菱项目已开工,美国霍尼韦尔、韩国韩泰轮胎等项目已投产。
5000亿元汽车、4000亿元电子信息、2000亿元高端装备、200亿元通用航空、200亿元生物医药,新区内龙头带集群的产业框架正快速形成。目前,入驻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13家,两年增一倍,占全市一半。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