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的地下水变成了红色,近800只鸡喝后死亡。沧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称,相关工厂排放达标,“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对于这种违背常理的“红色水”,环保监管部门理应担负起监管责任,对排污企业严厉查处,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而不是用“水煮红豆”的谬论来愚弄群众,最后得到的只能是舆论的谴责和民意的质疑。
要摆正态度,正视错误。近800只鸡饮用“红色水”后死亡,这是不争的事实,相关部门却不马上行动组织调查惩办,反而坐在办公室挖尽心思解释“红色的水不等于不达标的水”,企图逃避责任追究,这就没有摆正为民服务的执政态度。清明节期间,新华社记者暗访南京公车扫墓的情况,发现多辆公车出现在墓地,并晒出了8辆公车的号牌,对此,南京市纪委政务微博回应说,“感谢媒体监督,正在调查核实。”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因为狡辩只会让误会越来越深,行动才是凸显决心的有力体现。
要调查追责,惩治腐败。工作上有缺失,漏洞被揭露出来,就不要遮丑,而是要“亡羊补牢”,把损失减到最小,知错能改,群众的信任才不会流失。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牢笼,不以企业的经济贡献为标杆,而以企业的社会效益为准则,凡是侵害群众公共利益的行为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否则类似河南省中牟县开发商“铲车碾人”的悲剧还会再次上演。要彻查事故中的寻租腐败,以“零容忍”的决心查处相关责任人,不管“官职”多高,只要是为谋取私利而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就必须接受人民法律的正义惩罚。
要完善制度,搭好“笼子”。每一次事故、每一次危机都是相关部门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完善部门工作机制的契机。不仅要给权力搭好“笼子”,防止腐败的产生;还要细化相关准则、指标,给企业明确社会利益的“红线”,并把责任落实到人,避免问题出现时相关责任人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要重视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的建设,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事务中的主人翁作用。落实实名举报机制,并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对媒体群众曝光的问题,要迅速反应,依法取证,证据确凿的绝不手软;但属于诬告或者误会的也要及时追究诬告人责任或向举报人及社会澄清问题,只有把工作讲明白,把问题搞清楚,做到公开透明,公平正义才能真正根植群众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