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薛 原 陈晨曦
2013年03月27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版制图:宋 嵩 |
编者的话
20年光景,中国体育的职业化之路走得磕磕绊绊,毁誉参半——有时大概毁多于誉。但不能否认的是,以“职业”之名推行的联赛,深刻冲击和改变了人们对体育所能承载的社会价值、产业价值的认识,拓宽了体育发展的大众基础和国际视野。在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配置资源、规划方略的中国体育发展体系之外,职业体育的规律、导向,以及轰轰烈烈的场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报从今日起刊出“中国职业体育二十年再破题”系列报道,思考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模式,推动体育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从1994年足球甲A联赛面世算起,以足球和篮球为代表的中国体育职业化探索,已步入第二十个年头。
20年过去,体育界内外关于职业体育的探索和争论仍在继续,但情势已不同于20年前。当年的石破天惊包含有“不会更糟”的勇气和决断,而今天,职业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惯性已呈现出“倒逼效应”,前进的勇气中更包含对错综复杂的利益梳理和取舍。如果说中国体育的改革以发展职业体育为标志之一,改革无疑正进入深水区。
不进则退。
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改革确实是人心所向,职业化初期虽然粗糙,却孕育着一种天然的生命力
1994年4月7日,全新冠名的足球甲A联赛在成都开幕,开启了中国足球一段激情难忘的岁月。大批球迷涌入曾经门可罗雀的体育场,为自己的球队摇旗呐喊,挥洒热泪。如今回望,从“抢逼围”到“成都保卫战”,那段岁月虽然短暂而且粗糙,却孕育着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抱着忐忑不安心情迈入市场的足球人,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惊喜。
改革的大幕,在1992年6月于北京举行的红山口会议中已经拉开。那是一次被称为中国足球“遵义会议”的转折点,确立了职业化的改革发展方向。早已熟悉了计划体制下办赛思路和方法的体育人,由此涉足一个尚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的领地。
紧随着足球的脚步,篮球也迈上了职业化之路。1995年年底,首个跨年度主客场制的全国男篮甲级联赛登上舞台。外援、转会、俱乐部……这些原本陌生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足球和篮球先后走上职业化道路,并未互相通气,但面临的内因与外因,有颇多相似之处。
如果用奥运成绩衡量,足球、篮球和体操、跳水这样的项目相比,投入产出比相当“不划算”。在奥运杠杆的撬动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各省体工队已经在削减对足篮排等大球项目的投入和编制。
时任国家体委二司篮球处处长的刘玉民回忆说,当时的全国比赛面临一缺经费、二没观众的窘境。“各行各业都在改革,也受到足球的启发。国际管理集团(一家外资体育推广公司)找到我们合作,那会儿真的不太懂,但也没觉得特别困难。现在看,改革确实是人心所向。运动员也愿意,(和体工队相比)总是多一点钱。”
篮球处找人翻译了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的全套组织法则,还集合了包括篮球、法律、市场、媒体等多方人士组成的工作团队,制定了一套立足于本土环境的章程。“这是中国篮球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