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多次谈论空气污染问题,并疾呼“灰霾比非典还要可怕”。日前,广东省环保厅厅长李清做客广东电台“民声热线”,对钟南山的观点表示不赞同,并强调灰霾“可治”。(据人民网)
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非典,其可怕程度不言而喻,对大家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当听到咱们的权威专家钟南山院士不止一次说“灰霾比非典还要可怕”,令大家感到十分的不安。
不过可喜的是,咱们的环保局长及时站了出来,发出了 “权威”的声音,灰霾不可怕、灰霾可治理。一个是“权威”专家,一个是政府官员,谁说的更真实、谁说的更可信,咱们平头老百姓不敢“妄断”,也无法“论证”。
办法总比问题多。灰霾与非典谁更可怕?咱们无法做出评判,但是灰霾可治理不?咱们还是有理由相信,政府有这个能力治理。特别是我们的李厅长讲了认识、讲了技术、讲了经验,更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不过,这个“治愈”的时间是多久呢?一年、三年、五年,或是更久?到那时,不知道灰霾已经把我们“祸害”成啥样了?咱们老百姓伤不起啊!咱们老百姓不仅想听到“可治”的“豪言”,更想听到能“治愈”的决心,而且是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段内。
其实,这种能解决而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比比皆是,比如“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文山会海”的问题、“公款吃喝”的问题等等,难道真的无法解决?当然不是。为什么没能彻底解决?原因还在于下的决心不够、用的力度不够。此次中央领导带头改进作风,为什么成效如此明显,原因就在于下了决心、动了真格。
灰霾“可治”是件大好事,但我们更想看到短期内能把它“治愈”。当然,这就不像“耍耍嘴皮子”那样容易,需要我们的“父母官”真正站出来、立起来,带领专家们想办法、出良方、抓落实,才会有“治愈”的那天,才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否则,治愈灰霾只会是神话、是传说,永远无法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