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采荷一小四年级学生,靠每年春节收的红包,已存了20万元。另据新华社,在香港上学的陈皓峰说:“香港春节,我和弟弟收到的‘利是’只有10元、20元港币,有时只有一张祝福字条。”他说,内地红包厚度超乎想象。春节红包本是表达祝福,千万别让“红包”变成“烧包”……(据央视网)
这两条新闻一对比,就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有人说,人家香港的那个才叫红包,咱们这只能叫“烧包”。其实,内地红包给得多,也不是个别现象。最近,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网友收到的红包金额都超过了三千块。有人调侃说,给我压岁钱的亲戚,都是我的好亲戚,也有人感慨,说给红包就像是在烧钱。笔者认为,春节压岁钱“红包”变成“烧包”是坏处多多。
其一:极易成为巴结贪官的重要手段,滋生腐败行为。春节期间,有些人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给贪官污吏的“公子”、“公主”……进贡,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贪官污吏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但纪委监察部门不能装聋作哑,应该采取行动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为反腐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二:极易养成小孩不劳而获的坏习,影响健康成长。普通人一辈子也挣不到20万元钱,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光靠春节收“红包”就有了这么多钱,你让他如何能信奉“劳动光荣”的这种理念呢?内地最低保障工资每月只有不到2000块,一年也挣不上20000块,你让他如何能瞧得起劳动者呢?
其三:极易助涨社会风气的日益败坏,形成攀比心理。人家给你的孩子1000块,你能给人家孩子500块吗?大家谁都不甘落后,致使春节发“红包”数额越来越大,甚至是超出了承受的能力。这种行为明显违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宗旨,必须摒弃。
压岁钱“红包”作为中国春节的传统礼节,春节发“红包”之所以叫压岁钱,寓意是“压住邪祟”,本应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但现实中,某些人却将此礼节当成了自己升官发财的捷径、拉拢人心的手段、贪污受贿的借口……因此,我们呼吁让压岁钱回归本位,刹住压岁钱“红包”变成“烧包”的歪风邪气,还归每个人一个“干净、惬意……”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