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商金增敏在微博上出20万请温州瑞安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引发关注。无独有偶,19日,又有一人抬价至30万,邀请温州市苍南县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面对争相喊价行为,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视为“闹剧”过于片面,环保部门要去反思、解决问题。(中国新闻网2月20日)
三天之内,连续两次发微博争相喊价邀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码从20万涨到30万,看似闹剧、讽刺喜剧。笔者却不以为然,认为竞价悬赏邀局长下河游泳更多的是一种民意期盼,是当地人民对水力资源的关注,对环境状况的担忧,对环保问题的思索。
接连两起竞价悬赏邀局长下河游泳,这不能不说河水污染之严重,尽管当地环保部门说是生活垃圾,但无论是哪种垃圾,都逃脱不了环境污染,这就需要当地环保部门去正视这个现实,去认真反思、深刻检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面整改。
当然,环境污染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治污之难,也是绝对不能轻视的!治理水污染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合理规划控制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重视,需要真抓实干。
治污之任,首当环保部门。环保部门作为专业环境监测、治理的职能部门,理应担当重任。否则,还要这个部门干嘛。“悬赏邀局长下河游泳”,就是民众对环保部门职能的认可,作为环保局长,是一份责任,一种压力。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见风声不见雨点,长治久污!治污效果如何,环保局长就当下河游泳体验。
记得去年5月份,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在调研城市污水治理工作时表示,“检验温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准,要以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带头下河游泳作为河水治理好的标准”,并且“在哪条河道游泳,要由大家说了算”。当地市委书记也有如此要求和决心,作为环保局长,无论是响应领导还是顺应群众,也的确该“接招”下河了。
诚然,环境治理,更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环保局长一个人的责任。要使环境污染得到根治,各地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就应当成为环保部门的坚强后盾,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不唯GDP,而唯当地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利。环保部门则要发挥职能作用,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
“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这是温总理在斯德哥尔摩论坛上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各地党委政府要把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做,下决心,见行动,出实效。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心希望当地党委政府和环保部门读懂“悬赏邀局长下河游泳”的民意期盼,出台有效措施,营造人人重视环保的良好氛围,让“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早日成为现实。
环保局长,就等你“下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