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河南省民权县城镇化路径调研

新春走基层·听真话 写实情·一线调查:农民进城 饭碗咋捧

记者  李智勇

2013年02月19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农民工在制冷生产线上工作。
  底 磊摄
  人民视觉

制图:张芳曼

记者到豫东调研,有位大嫂说话风风火火:“叫俺进城也好,叫俺上楼也好,解决不了饭碗,解决不了生活,怕是不中!在家种地,到城里吃,那咋吃得起嘛!”一语道出了城镇化的大问题。进城容易就业难。尤其在县域城镇,能否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一步。河南省民权县立足自身资源、孵化特色产业,进行着探索。

农民愿望

能否“不出县,就挣钱”

2月6日,25岁的民权县王桥镇农民王兵放弃相亲,跟140多名乡亲到县城开发区去“相工厂”。

一年工夫,家门口多了几十家厂子,都等着招人呢。

“俺们王桥镇人口有五六万,外出打工的人数得有两万多。”镇长锦传彬一边招呼乡亲们参观,一边跟记者聊着。“农民为啥要打工?因为打工挣钱啊。家里的地,人均合得并不多,用不了那么些人种。出去挣钱,才能发家呀。”

锦传彬的话,记者在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得到印证。

村民王培云、韩秋阁夫妇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两人的耕地,合两亩多一点儿,一亩地一年收千斤小麦、千斤玉米,顶天了。能卖几个钱?化肥农药种子人工等成本都不算,不吃不喝,一年收入也就两千块钱!就算有新农合了,“孬好得个病,也不够吃药钱!”

开发区里,人头攒动。万宝公司人事部的王雯洁手拿小喇叭,对乡亲们解释:别担心干不下来!以出力为主的普通工人就不说了,需要技术的岗位,不会不要紧,企业这边有培训,开发区也有专门的培训基地,没问题!

王桥镇的老乡们占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2月5、6、7日,连续三天,民权县18个乡镇近2000名返乡农民工一拨一拨,都来参观、咨询。

锦传彬觉得这是件大好事:“家门口就能就业,可以照顾老人小孩,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存在了,对老百姓当然好了!县城产业起来了,农民收入倍增就更有把握了!”

53岁的刘安治也随车过来了。

咋样,相中没有?记者问。

“唉,人家说,年龄超了。”老刘叹了口气,“要年轻个十来岁,过了年,就不用去新疆种哈密瓜、摘棉花了!”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