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提升城市载体功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规划引领作用较好发挥。实施“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空间发展战略,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编制370项专项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京津城际、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竣工通车。天津站、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投入使用。荣乌天津段等9条高速公路建成。地铁2、3、9号线实现联网运营,5、6号线开工建设。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先后实施生态市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清水工程、绿化工程、净化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大规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颁布实施城市管理规定,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系。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基本形成。
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连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把70%以上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206所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全面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创新示范区建设。完成13所高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大学软件学院投入使用。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完成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保持发达国家水平。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建成市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农村实现文体中心、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电视剧《解放》、《辛亥革命》等艺术精品获全国大奖。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总结宣传“天津精神”,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协办任务,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承办权。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增就业218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三类困难企业近60万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四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连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率先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明显增加。城乡低保、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特困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及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有较大提高。建立完善了价补联动机制,惠及35万低收入困难群众。
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三种住房、三种补贴”政策体系。启动中心城区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
|